• [  bū kè  ]
  • ㄅㄨ ㄎㄜˋ
  • SPI PT

逋客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逃离的人。

⒉  避世之人;隐士。

⒊  漂泊流亡的人;失意的人。

引证解释

⒈  逃离的人。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请迴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⒉  避世之人;隐士。

唐 司空图 《光启丁未别山》诗:“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
明 唐寅 《题画》诗:“只容逋客骑驴到,不许朝官引骑来。”
清 金农 《重游王屋抵暮出山》诗:“学道苦云晚,取誚古逋客。”

⒊  漂泊流亡的人;失意的人。

唐 白居易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诗:“暮年逋客恨,浮世 謫仙 悲。”
前蜀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
《人民日报》1952.5.3:“他毅然去了,拍卖什物,在寂寞的海岛做了十九年的逋客。”

国语辞典

⒈  逃亡的人。后指避世的隐者。

《文选·孔融·北山移文》:「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唐·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诗:「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逋客(bu ke)同音词

  • 1、不克[bú kè ]

    1.不能。 2.不能战胜。《诗.大雅.常武》:"不测不克,濯征徐国。"郑玄笺:"其势不可测度,不可攻胜。"一说"不克"为不可识知。

  • 2、不恪[bú kè ]

    1.不敬。

  • 3、逋刻[bū kè ]

    1.旧指交易中的拖欠刻剥现象。

  • 4、逋课[bū kè ]

    1.欠交的赋税。 2.指拖欠赋税。

  • 5、卜课[bǔ kè ]

    1.即起课。占卜方法的一种。或用六壬课,或摇铜钱看正反,或掐指推算干支,以推断吉凶。

  • 6、补课[bǔ kè ]

    1.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 2.比喻某种工作做得不完善而重做。

  • 7、不可[bù kě ]

    1.不可以;不可能。 2.不答应;不准许。 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4.谓不符合,不称。 5.犹不堪。 6.指缺点﹑过错。 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 8、布客[bù kè ]

    1.贩布的商人。

逋客词语接龙

  • 1、1.指外国。
  • 2、1. 过去对从外地成伙来本地做生意的商贩的称谓。
  • 3、1.犹客中。 2.犹言客人或外地人。
  • 4、1.葬埋于他乡。
  • 5、1.殡殓于外地。
  • 6、1.旅人的鬓发。
  • 7、1.由外地流寓于本地的人组成的军队。 2.由外地调来的军队。 3.指战争中从外地来主动进攻的一方。
  • 8、船或飞机中用于载运旅客的舱。
  • 9、1.官名。汉成帝时始置,主管外国朝聘事务。光武帝时亦曾设置,主管护驾朝贺等事。后又分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至晋分南北左右四主客。唐宋时,隶属礼部,负责聘使﹑宴设﹑赐予等事。
  • 10、1.指升天所乘之槎。用晋张华《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牛女事。
  • 11、1.旧时客店主人对客人的敬称。 2.旧时管辖矿工的一级头领。
  • 12、体育比赛中,主队所在的场地对客队来说叫客场。
  • 13、1.流动谋生的歌伎。
  • 14、1.《汉书.扬雄传下》:"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謿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謿》。其辞曰:客謿扬子曰:……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后因以谓别人的嘲笑。謿,同"嘲"。
  • 15、铁路、公路上载运旅客用的车辆。铁路上的客车还包括餐车、邮车和行李车。
  • 16、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 17、1.旅程。 2.借指旅途生涯。
  • 18、1.行旅怀乡的愁思。
  • 19、1.犹旅居。
  • 20、1.犹传舍,旅舍。
  • 21、载运旅客以及行李和邮件的船舶。也兼运小批量货物。航速一般较高,设有较多的舱室。抗沉、防火、救生等安全要求较严格,减摇、避震、隔声等舒适性要求较高,对舱室的设备、色调、采光、噪声、温度等也有特殊要求。绝大多数定期定线航行。
  • 22、非专业演员临时参加专业剧团演出,也指非本地或本单位的演员临时参加演出。
  • 23、1.旅舍的窗户。借指旅次。
  • 24、1.见"客床"。

逋客的相关查询

逋客的意思解释、逋客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