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í fǎn  ]
  • ㄕˊ ㄈㄢˇ
  • FG RC

十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十返”。谓反复或往返多次。十种反常现象。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十返”。谓反复或往返多次。 《列子·黄帝》:“列子 师 老商氏,友 伯高子 ;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尹生 闻之,从 列子 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蘄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
《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董幼宰 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其相 天柱王 用事,拘天子行人鸿臚丞 赵德楷,帝遣使晓敕,十返,无悛言。”

⒉  十种反常现象。

宋 倪思 《经鉏堂杂志》:“贵人十反:夜当卧而饮宴;早当起而醉卧;心当逸而劳;身当劳而逸;吝束脩不请师教子弟,而以大钱顾教声妓;药饵无病而服,有病不肯服;果蔬尚新不待熟;食物取细失正味;山水不喜真境而喜图画;器用不贵金银而贵铜甆。”

⒊  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详“十番鼓”。

清 吴伟业 《望江南》词之八:“一曲轻圆同伴少,十反麤细听人多。絃索应云锣。”

十反(shi fan)同音词

  • 1、拾翻[shí fān ]

    1.翻检。

  • 2、诗犯[shī fàn ]

    1.犹诗囚。喻指苦吟的诗人。

  • 3、使范[shǐ fàn ]

    1.犹使节。

  • 4、时反[shí fǎn ]

    1.谓天时转为对某人或某事有利。 2.即时返回。

  • 5、时范[shí fàn ]

    1.当时的楷模。

  • 6、示范[shì fàn ]

    做出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示范作用|请老师示范一下。

  • 7、石帆[shí fān ]

    1.珊瑚虫的一种。呈树枝形,骨胳为角质,着生于海底岩礁间。骨骼中之红色节片可为装饰品。

  • 8、失范[shī fàn ]

    失去规范;违背规范:严重的市场~会危及整个经济秩序|避免辞|书用语~。

  • 9、师范[shī fàn ]

    ①学习的典范、榜样:为民师范。 ②指师范学校:毕业于师范艺术系。

  • 10、十番[shí fān ]

    1.见"十番鼓"。

十反词语接龙

  • 1、1.披头散发。
  • 2、1.报告叛乱的文书。
  • 3、〈方〉①叛变。 ②反悔;变卦。
  • 4、1.回乡缴纳租税。
  • 5、1.颠倒黑白,矫情说慌。 2.从反面说出正意。 3.谓反倒数说别人。
  • 6、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过去,是为了以后。
  • 7、在同一诉讼中,被告向法院对原告提出的诉讼。
  • 8、1.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2.引申为归隐。
  • 9、人在屋里,门由外面锁上;人在屋外,门由里面锁上。
  • 10、1.闹腾。
  • 11、1.犹造反。
  • 12、1.谓自我省察。 2.不听。
  • 13、①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增强输入讯号效应的叫正反馈;减弱输入讯号效应的叫负反馈。正反馈常用来产生振荡;负反馈能稳定放大,减少失真,因而广泛应用于放大器中。 ②医学上指某些生理的或病理的效应反过来影响引起这种效应的原因。起增强作用的叫正反馈;起减弱作用的叫负反馈。 ③(信息、反映等)返回:市场销售情况的信息不断~到工厂。
  • 14、1.违背;背离。 2.乖戾;反常。
  • 15、1.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得不好。
  • 16、1.造反者,反叛者。
  • 17、1.归途。
  • 18、1.班师。
  • 19、1.叛乱。 2.方言。犹言翻腾。
  • 20、1.春秋﹑战国时,大夫以上嫁女,用马车送到夫家,三个月后,婿家表示夫妻可以偕老,把车留下,把马送回,叫作反马。
  • 21、计算机中表示二进制数的一种方法。左边第一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正数的反码与原码一样,负数的反码,其数值部分按原码的每位求反,即将原码中的“0”变为“1”,而将“1”变成“0”。如-1010,可表示为:10101。
  • 22、1.背叛,离异。
  • 23、1.往返。
  • 24、1.推翻原来的供词。

十反的相关查询

十反的意思解释、十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