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ù nǎi  ]
  • ㄩˋ ㄋㄞˇ
  • AGF ABR
  • 名词

芋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大的芋。

taro; eddo;

⒉  这种植物的块茎。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古代也称蹲鸱。其叶片呈盾形绿色,叶柄肥大而长,可作猪饲料。地下块茎呈球形或卵形,富含淀粉,可供食用。

⒉  指芋艿块茎。

⒊  特指芋艿块茎之大者。亦称“芋母”、“芋奶”。与“芋子”相对。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芋母》:“国朝 施可斋 《闽襍记》云:‘ 闽 人称芋大者曰芋母,小者为芋子。’……吾乡称为芋艿,当为芋奶之误,奶即嬭字,俗称母为奶,芋奶亦犹母子之义。因芋字从草,并改奶作艿耳。”

芋艿(yu nai)同音词

  • 1、芋奶[yù nǎi ]

    1.见"芋艿"。

芋艿词语接龙

  • 1、1.泛指杂草。亦以喻芜杂的事物。
  • 2、耏毛1.指动物的体毛。
  • 3、耏门1.《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谓以城门的税收赏耏班。后遂用为食税﹑征税之典实。
  • 4、奶房1.见"奶房"。
  • 5、奶粉又称“乳粉”。一般指鲜牛奶经加工处理后制成的干粉。全乳的制成品称“全脂奶粉”,较鲜奶便于保存和携带,其蛋白质因经过加工而易于消化。脱脂乳的制成品称“脱脂奶粉”。经改变其成分,使之接近母乳者,称“母乳化奶粉”。
  • 6、奶糕又称“乳儿糕”。米粉制成的婴儿食品。米粉内加适量的豆粉、蛋粉、糖、钙粉和维生素等,经调制、成形、蒸熟、烘干而成。
  • 7、奶酒1.用动物奶汁为原料发酵制成的饮料。
  • 8、奶口1.乳母,奶妈。
  • 9、奶酪用牛奶、羊奶、马奶等制成的食品,呈半凝固状:也留了半碗奶酪给我和他一起尝尝这甘美的食品。
  • 10、奶妈1.受雇给人家奶孩子的妇女。又称奶娘。
  • 11、奶名1.乳名,小名。
  • 12、奶母1.见"奶母"。
  • 13、奶姆1.奶妈;保姆。
  • 14、奶奶1.见"奶奶"。
  • 15、奶娘1.奶妈。参见"奶妈"。
  • 16、奶牛1. 专门培育的产乳量高的牛。
  • 17、奶胖1.见"奶胖"。
  • 18、奶瓶1.瓶口带胶皮嘴、喂婴儿奶、水用的瓶子。2.盛奶用的瓶子。
  • 19、奶婆1.乳母。
  • 20、耐看1.经得起细看和久看。
  • 21、耐可①宁可:余生百计拙,耐可事清吟。 ②怎得: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 22、耐苦1.承受得住艰苦。
  • 23、耐劳经受得住劳苦:刻苦耐劳|看她模样,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 24、耐力1.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

芋艿的相关查询

芋艿的意思解释、芋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