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ù tài  ]
  • ㄨˋ ㄊㄞˋ
  • CQ DYN

物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物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state of matter;

引证解释

⒈  物的形态、表象。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一:“然得物态,未得物理。”

⒉  景物。

唐 张旭 《山行留客》诗:“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宋 王禹偁 《崆峒山问道赋》:“国风穆若,克清寿域之中;物态熙然,尽到春臺之下。”
清 汪懋麟 《题画再赠武仕》诗:“物态看流水,秋声在远林。”

⒊  犹世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於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莫不去实务华,弃本逐末。”
明 宋濂 《送叶别乘之官通州诗序》:“物态民情,无不能周知。”
明 睡乡居士 《<二刻拍案惊奇>序》:“今举物态人情,恣其点染,而不能使人欲歌欲泣於其间,此其奇与非奇、固不待智者而后知之也。”

国语辞典

⒈  大陆地区指物质存在的状态。

如:「水蒸气是水加热气化后的物态。」

物态(wu tai)同音词

  • 1、梧台[wú tái ]

    1.战国齐梧宫之台。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境。

  • 2、乌台[wū tái ]

    1.指御史台。

  • 3、武台[wǔ tái ]

    1.汉宫殿名。

  • 4、五台[wǔ tái ]

    1.唐高宗龙朔中尚书﹑门下﹑中书﹑秘书﹑御史五官署均以台名,合称"五台"。 2.见"五台山"。

  • 5、五态[wǔ tài ]

    1.方言。五官。

  • 6、五泰[wǔ tài ]

    1.谓五帝。《荀子·赋》:"请占之五泰。"杨倞注:"五泰﹐五帝也。五帝: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宋王安石《英德殿上梁文》:"先皇帝道该五泰﹐德贯二仪。"一说为神巫之名。见刘师培《荀子补释》。

  • 7、吴台[wú tái ]

    1.指春秋吴王阖闾(一说夫差)所筑之姑苏台(在江苏吴县西南)。

  • 8、舞台[wǔ tái ]

    剧场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指观众席前面的演出场所。古代露天剧场的舞台主台大都前伸于观众席之中,或低于观众席(如古希腊扇形剧场的舞台),或高于观众席(如中国的庙台),供观众从三面看戏。室内剧场的舞台通常正对观众席,有镜框舞台、伸出型舞台、中心舞台等。

物态词语接龙

  • 1、1.状态,状貌。
  • 2、1.奸诈之臣。态,通"慝"。
  • 3、1.姿态容貌。
  • 4、1.妆扮浓艳。
  • 5、1.谓踌躇满志的神色。
  • 6、1.状态和形势。
  • 7、1.巧伪欺诈。
  • 8、度测验对态度的方向和强度的测量。心理测验之一。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叙述句(态度语)或项目构成,根据被试者对态度语或项目作出的反应推测被试的态度。反应包括认知(同意或不同意)、情感(喜欢或不喜欢)和行为(支持或反对)三类。通用方法主要有自我评定法、自由反应法、行为观察法及生理反应法。
  • 9、漦龙1.吐涎沫之龙。谓恶龙。
  • 10、咍噱1.犹欢笑。
  • 11、咍口1.笑口。
  • 12、咍乐1.犹欢乐。
  • 13、咍台1.亦作"咍?"。 2.睡觉打鼾声。
  • 14、咍笑1.嗤笑,讥笑。
  • 15、咍吁1.叹词。表示因伤感而叹息。
  • 16、斄牛1.牦牛。
  • 17、泰上1.上古。
  • 18、泰社1.古代天子的宗社。
  • 19、泰甚1.太甚,过甚。
  • 20、泰始1.古代指天地初开﹑万物开始形成的时代。
  • 21、泰士1.上古官名。即上士。主狱讼。
  • 22、泰室1.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
  • 23、泰适1.安逸舒适。
  • 24、泰筮1.对卜筮的美称。用蓍草占卜叫筮。

物态的相关查询

物态的意思解释、物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