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xǐ  ]
  • ㄈㄨˊ ㄒ一ˇ
  • TWF QIG

符玺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印信。

引证解释

⒈  印信。

《庄子·胠箧》:“为之符璽以信之,则并与符璽而窃之。”
唐 韩愈 《原道》:“相欺也,为之符璽斗斛权衡以信之。”
秦 汉 以后,特指帝王的符和印。 《史记·秦始皇本纪》:“奉其符璽,以归帝者。”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朕退处别宫,不与国事,用何符璽以为信?”

国语辞典

⒈  天子的符印。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奉其符玺,以归帝者。」

符玺(fu xi)同音词

  • 1、俘系[fú xì ]

    1.俘获拴缚。

  • 2、祓禊[fú xì ]

    1.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薛君《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笃《祓禊赋》)。三国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魏以后但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刘桢《鲁都赋》)。

  • 3、父息[fù xī ]

    1.父子。

  • 4、父系[fù xì ]

    ①在血统上属于父亲方面的:~亲属。 ②父子相承的:~家族制度。

  • 5、福熹[fú xī ]

    1.见"福喜"。

  • 6、福喜[fú xǐ ]

    1.亦作"福憙"。亦作"福禧"。 2.幸福吉庆。

  • 7、福禧[fú xǐ ]

    1.见"福喜"。

  • 8、浮习[fú xí ]

    1.轻浮的习气。

  • 9、浮细[fú xì ]

    1.指平民小户。

  • 10、服习[fú xí ]

    1.谓习熟武艺。 2.熟悉。 3.犹习惯;适应。

符玺词语接龙

  • 1、1.亦作"玺策"。 2.玉玺和册命文书。
  • 2、1.见"玺册"。
  • 3、1.盖上玺印的文书封口。
  • 4、1.亦作"玺韨"。 2.玺绶。
  • 5、1.见"玺绂"。
  • 6、1.犹印信。天子所用。
  • 7、1.诏令的一种。用以授官或加封。
  • 8、1.传说中的古国名。
  • 9、1.《西京杂记》卷一:"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后以"玺剑"指传国之宝。
  • 10、1.古代准许通商的凭证。上有印章,故名。
  • 11、1.印盒。
  • 12、1.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
  • 13、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 2.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 14、1.犹言帝运。
  • 15、1.诏书。上有御印,故称。
  • 16、巂周1.本为燕的别名,亦用以称子规鸟。
  • 17、蹊径1.见"蹊径"。
  • 18、恓惨1.悲痛。
  • 19、恓恻1.悲伤。
  • 20、恓楚1.悲痛。
  • 21、恓怆1.悲伤。
  • 22、恓惶1.忙碌不安貌。 2.悲伤貌。
  • 23、恓恓1.惶惶不安;凄凉。
  • 24、恓切1.凄凉悲切。

符玺的相关查询

符玺的意思解释、符玺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