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án zī  ]
  • ㄊㄢˊ ㄗ
  • YOO UQWM

谈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谈助。

topic of conversation;

引证解释

⒈  谈话的资料。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顾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於墨,其为 栢梁 餘材, 武昌 剩竹,颇亦不少,意不能恝,聊復缀为四十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陆珪》:“倘有所见,亦可以助异日朋友相聚时,花前月下之谈资也。”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人们在茶余酒后作为谈资的,大概是这一种。”

国语辞典

⒈  可供谈话的资料。

谈资(tan zi)同音词

  • 1、檀子[tán zǐ ]

    1.浅红色颜料。

  • 2、探子[tàn zi ]

    1.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 2.指旧时的探警。 3.用来探取东西的长条或管状用具。

  • 3、撢子[tàn zǐ ]

    1.拂尘工具。通常用鸡毛做成﹐俗称鸡毛帚。

  • 4、坛子[tán zi ]

    1.亦作"坛子"。 2.一种小口大腹的陶制容器。

  • 5、贪恣[tān zì ]

    1.贪婪恣肆。

  • 6、摊子[tān zi ]

    1.设在路边﹑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 2.指摆摊时用以放置小商品的器具。 3.比喻组织机构或工作局面。

  • 7、滩子[tān zǐ ]

    1.旧称以拉纤过险滩或将船上载的货卸下,待空船过滩后再装船为业的人。

  • 8、瘫子[tān zǐ ]

    1.瘫痪的人。

  • 9、谈訾[tán zī ]

    1.议论指摘。

  • 10、毯子[tǎn zi ]

    1.毛毯。今亦泛称以棉﹑毛或化学纤维织成者。

谈资词语接龙

  • 1、1.谓蓄纳。 2.接受,继承。
  • 2、1.积蓄,贮备。
  • 3、1.资历的次第,年资等次。 2.依次。
  • 4、1.陪嫁的钱财;嫁妆。
  • 5、1.粗麻布。资,通""。
  • 6、1.犹转换。
  • 7、1.供给需求。
  • 8、1.借贷。
  • 9、1.涵育德性。 2.明代官职名。为训导太子读书的官员。
  • 10、1.谓资助敌人。
  • 11、1.资历和地位。 2.资质,天赋。
  • 12、1.财赋。
  • 13、1.旧时商店﹑企业的所有者。
  • 14、1.度日的费用。
  • 15、1.指私营工商业中的资本家一方。
  • 16、指电信、邮政等方面的费用:调整电话~。
  • 17、1.粮食和草鞋。借指生活资料。语出《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
  • 18、1.资给供养。
  • 19、1.资历和俸禄。
  • 20、1.见"资斧"。
  • 21、1.取福;求福。
  • 22、①利斧。引申为杀戮,征伐:资斧电断|资斧所加。 ②财货:竭尽资斧|资斧已罄。 ③旅费:赴京资斧。
  • 23、1.犹资斧。
  • 24、1.资助;帮助。

谈资的相关查询

谈资的意思解释、谈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