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ū lì  ]
  • ㄕㄨ ㄌ一ˋ
  • VTFY GMY

姝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美丽。

⒉  美女。

引证解释

⒈  美丽。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絶异於众。”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见一青衣女子独行,姿容姝丽。”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大同 妇女,姝丽而多恋土重迁。”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幼眇之音,姝丽之色,芳泽之气,至於蝯狙而能乐之。”

⒉  美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黄》:“二女奴曰:‘郎君贵人,所见莫非丽质。某皆贱质,又麤陋,不敢当公子厚意,然车中幸有姝丽,诚可留意也。’”
宋 柳永 《玉女摇仙佩》词:“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妇女·窦氏全印》:“姜 脱死归郡,纔两閲月,復买一姝丽,时议遂大薄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抵家,母睹姝丽,惊问为谁。生以姨女对。”

国语辞典

⒈  美丽。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

⒉  美女。

清·陈维崧〈水龙吟·夜来几阵西风〉词:「光景如新宛记,记瑶台相逢姝丽。」
《聊斋志异·卷二·婴宁》:「抵家,母睹姝丽,惊问为谁。」

姝丽(shu li)同音词

  • 1、竖立[shù lì ]

    1.树立;建树。 2.亦作"竖立"。使物体与地面垂直。

  • 2、竖笠[shù lì ]

    1.吴地俗讳,以伞为竖笠。

  • 3、束理[shù lǐ ]

    1.犹治理,整理。

  • 4、束立[shù lì ]

    1.谓紧靠站立。

  • 5、黍离[shǔ lí ]

    1.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 6、黍醴[shǔ lǐ ]

    1.以黍米酿制的酒。

  • 7、暑吏[shǔ lì ]

    1.喻酷热大暑。吏,指酷吏。

  • 8、署理[shǔ lǐ ]

    代理或兼任官职:署理五河县事|上头委派人来署理。

  • 9、疏理[shū lǐ ]

    1.亦作"疏理"。亦作"踈理"。 2.纹理粗糙。 3.指皮肤粗。 4.修整。 5.分别处理。 6.文章的思路脉络不严密紧凑。

  • 10、疏利[shū lì ]

    1.亦作"疎利"。 2.疏泄。

姝丽词语接龙

  • 1、1.绮丽峻伟。
  • 2、1.壮丽的气象。 2.秀丽的气韵。
  • 3、1.亦作"丽樵"。 2.华丽的高楼。
  • 4、1.见"丽谯"。
  • 5、1.华丽精巧。
  • 6、1.美妾。
  • 7、1.绮丽的情思。
  • 8、1.美妙的乐曲。 2.指靡丽的乐曲。
  • 9、〈书〉美貌的女子。
  • 10、〈书〉明亮的太阳。
  • 11、1.美丽的容貌。
  • 12、1.美丽而柔婉。
  • 13、1.华丽多采(的文辞)。
  • 14、1.美丽的花。
  • 15、1.美丽的颜色。 2.美丽的容貌。 3.指美人。
  • 16、1.庄严的寺庙。
  • 17、1.谓附着于山。 2.山名。即骊山。 3.复姓。
  • 18、1.美丽的女神。
  • 19、1.指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语出《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 2.借指碑石。
  • 20、1.佳丽的篇章。
  • 21、1.落实,不架空。
  • 22、1.奢华的食物。
  • 23、1.辉映于史册。
  • 24、1.谓以华丽的词藻形容美好的事物。

姝丽的相关查询

姝丽的意思解释、姝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