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有才德者而久沦下位。拖延;久留。迟滞;积压。
⒈ 人才埋没未显,陆沉下僚。
引《左传·昭公十四年》:「赦罪戾,诘奸慝,举淹滞。」
《晋书·卷三·武帝纪》:「乙未,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
⒉ 长年流离漂泊。
引《红楼梦·第六六回》:「你乃是萍踪浪迹,倘然淹滞不归,岂不误了人家。」
1.汉代匈奴单于﹑诸王妻的统称。 2.借指其他少数民族君主之妻妾。 3.汉时县名。 4.山名。在甘肃省山丹县。
汉代时匈奴王之妻的称号。
1.纸名。因用剡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1.盐水,含盐份的汁水。
1.盐价。
1.去势的男孩。
1.谓受挫折,不顺利。
1.山名。一称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势险要,历代驻兵防守。汉将霍去病曾越此山大破匈奴。 2.一种红色的颜料,多用以涂脸颊或嘴唇。也写作"胭脂"。
1.庄敬貌。
1.严肃正直。
淹滞的意思解释、淹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