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ì diǎn  ]
  • ㄐ一ˋ ㄉ一ㄢˇ
  • WFI MAW

祭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礼经》等。

⒉  古代祭祀专书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书·经籍志一》着录晋范汪撰《祭典》三卷。

⒊  祀典。祭祀的礼仪法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礼经》等。按,此句见今《礼记·祭法》。

《国语·楚语上》:“祭典有之曰:‘国君有太牢,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
《汉书·律历志下》:“《祭典》曰:‘ 共工氏 伯九域。’”
颜师古 注:“《祭典》即《礼经》《祭法》也。”
《孔子家语·庙制》:“祭典云:‘昔 有虞氏 祖 顓頊 而宗 尧。’”

⒉  古代祭祀专书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书·经籍志一》著录 晋 范汪 撰《祭典》三卷。

⒊  祀典。祭祀的礼仪法度。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脩祭典。”
孔颖达 疏:“当脩祀典及祭山川之事。”
《隋书·音乐志下》:“肃祭典,协良辰。具嘉荐,俟皇臻。”
《旧唐书·音乐志三》:“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伸。”
吴组缃 《山洪》十一:“他们正在跪拜。祭典到了最后的节目了。”

国语辞典

⒈  祭祀的礼仪法度。

《礼记·月令》:「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

⒉  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

《国语·楚语上》:「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

英语翻译

sacrificial ceremony, religious festival

德语翻译

cérémonie sacrificielle, fête religieuse

祭典(ji dian)同音词

  • 1、积淀[jī diàn ]

    1、积累沉淀:我年来~的艺术功底。1、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历史的~|深厚的艺术~。

  • 2、隮颠[jī diān ]

    1.颠仆﹐倾覆。

  • 3、畿甸[jī diàn ]

    指京都及其附近地区:畿甸一千里,山河十二州。

  • 4、稽殿[jī diàn ]

    1.谓执行法令不及时﹐办事拖拉。

  • 5、击点[jī diǎn ]

    1.打铜点(小锣)报时。

  • 6、激电[jī diàn ]

    1.闪电。

  • 7、急电[jí diàn ]

    需要赶紧拍发和递送的电报。

  • 8、基点[jī diǎn ]

    ①作为开展某种活动的基础的地方:以产棉乡为~推广棉花生产新技术。 ②基础 ②: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

  • 9、记点[jì diǎn ]

    1.惦念。

  • 10、记殿[jì diàn ]

    1.谓考绩记成末等。

祭典词语接龙

  • 1、1.主持审查。
  • 2、1.深奥的典籍。 2.指文义典雅深奥。
  • 3、1.掌管印玺。
  • 4、1.见"典坟"。
  • 5、1.主守边疆。
  • 6、1.典当变卖。
  • 7、1.谓主管一方政事。
  • 8、1.坚韧镇定。
  • 9、1.典当衣物的票据﹐即当票。
  • 10、1.当铺。
  • 11、1.旧时典押房屋﹑土地等财产所立的契约。
  • 12、1.典正周详。
  • 13、1.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梁以后渐废。隋唐诸王府亦设典签﹐但仅掌文书。宋以后废除。
  • 14、1.典当东西换来的钱。
  • 15、1.典雅贴切。
  • 16、1.主持选用官吏。
  • 17、1.统率军队。
  • 18、1.典雅而多文采。
  • 19、1.谓文辞典雅富丽。 2.谓买妾并赡养其家。
  • 20、1.当铺商人。
  • 21、1.典雅平实。 2.典故﹐史实。
  • 22、1.指掌管宗庙神主之官。
  • 23、1.主管官吏。 2.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 24、1.典范﹐法式。 2.典礼﹐仪式。

祭典的相关查询

祭典的意思解释、祭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