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ì diàn  ]
  • ㄐ一ˋ ㄉ一ㄢˋ
  • YN NAW

记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考绩记成末等。

引证解释

⒈  谓考绩记成末等。

《魏书·郭祚传》:“或为御史所弹,案验未周,遇赦復任者,未审记殿得除以不?”

记殿(ji dian)同音词

  • 1、积淀[jī diàn ]

    1、积累沉淀:我年来~的艺术功底。1、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历史的~|深厚的艺术~。

  • 2、隮颠[jī diān ]

    1.颠仆﹐倾覆。

  • 3、畿甸[jī diàn ]

    指京都及其附近地区:畿甸一千里,山河十二州。

  • 4、稽殿[jī diàn ]

    1.谓执行法令不及时﹐办事拖拉。

  • 5、击点[jī diǎn ]

    1.打铜点(小锣)报时。

  • 6、激电[jī diàn ]

    1.闪电。

  • 7、急电[jí diàn ]

    需要赶紧拍发和递送的电报。

  • 8、基点[jī diǎn ]

    ①作为开展某种活动的基础的地方:以产棉乡为~推广棉花生产新技术。 ②基础 ②: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

  • 9、记点[jì diǎn ]

    1.惦念。

  • 10、疾颠[jí diān ]

    1.急速颠覆﹑失败。 2.疯癫。

记殿词语接龙

  • 1、殿1.宫殿的小门﹐借指宫廷。
  • 2、殿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 3、殿1.宫殿﹑宫廷。 2.指皇帝举行殿试之所。
  • 4、殿1.宫殿阶前平地。 2.朝廷。
  • 5、殿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现用于外交场合。
  • 6、殿1.见"殿岩"。
  • 7、殿1.宫殿。 2.寺院殿堂。
  • 8、殿1.即状元。殿试第一名。
  • 9、殿1.宫内的殿与院。 2.唐宋两代有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其主管官分别为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后用以称殿中侍御史。
  • 10、殿1.皇帝的侍从官。五代时名殿前承旨﹐后晋改称殿直。宋熙宁以前指左右两班小使臣寄禄官。
  • 11、殿1.僧门中掌管神佛殿堂的职事人员。
  • 12、殿1.宋代集英殿修撰﹑集贤殿修撰(后改为右文殿修撰)的省称。陆游诗有《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因辛弃疾曾任右文殿修撰及集英殿修撰﹐故称。后元代张起岩以进士第一名特授集贤院修撰﹐明清沿其制﹐"殿撰"遂成为状元的通称。
  • 13、殿1.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2.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 3.考课;评比。
  • 14、殿1.安邦定国。
  • 15、殿1.殿试后公布中第进士名次的榜文。
  • 16、殿1.清代武英殿官刻本的简称。因刻印书籍机构设在武英殿﹐故名。也称殿版。所刻书籍以刻工精整﹐印刷优良着称。
  • 17、殿1.御殿前的石阶。 2.宫殿上和石陛下。喻君主和臣子相见之际。
  • 18、殿1.后军。
  • 19、殿1.春季的末尾。指农历三月。
  • 20、殿1.即殿举。
  • 21、殿1.因欠国家赋税而考课居下。语本《汉书.儿宽传》:"后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殿﹐当免。"
  • 22、殿1.殿堂楼阁。 2.宋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集贤殿﹑右文殿之类。明清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明之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清之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等。故宰执又通称为"殿阁"。
  • 23、殿1.古代官员出行﹐前后都有随从吆喝﹐着人让道。在前称"呵"﹐在后称"殿"。
  • 24、殿1.犹殿呵。

记殿的相关查询

记殿的意思解释、记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