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ào chì  ]
  • ㄍㄠˋ ㄔˋ
  • YTFK SKTY

诰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诰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誥勅”。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

《宣和遗事》前集:“﹝ 张叔夜 ﹞前来招诱 宋江 和那三十六人归顺 宋 朝,各受武功大夫誥勑,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今日箇受誥勅,做通判到 江西。”
《明史·太祖纪二》:“文武官年六十以上听致仕,给以誥敕。”

诰敕(gao chi)同音词

  • 1、镐池[ɡǎo chí ]

    1.古池名。在西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丰镐村西北洼地一带。池水经由滈水﹐北注入渭。汉武帝在池南凿昆明池。唐贞观中﹐丰滈二水入昆明池。唐以后湮废。

  • 2、告敕[ɡào chì ]

    1.即告身。朝廷授官的文凭。

  • 3、高驰[ɡāo chí ]

    1.向高处远处飞驰。

诰敕词语接龙

  • 1、1.皇帝赐给寺院的门榜。
  • 2、1.皇帝的赏赐。
  • 3、1.帝王的批答。
  • 4、1.诏书的一种。 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 5、1.亦作"敕断"。 2.犹裁断。
  • 6、1.谓皇帝赐给寺院匾额。
  • 7、1.整饬法令。
  • 8、1.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
  • 9、1.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存其一,用时相合以为证信。
  • 10、1.朝廷颁定的律法。
  • 11、1.敕身。
  • 12、1.帝王颁赐称号。
  • 13、1.犹敕令,诏命。因诏敕须押字判行,故称。
  • 14、1.敕令召唤。
  • 15、1.敕书。用黄纸书写,故名。
  • 16、1.五代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敕甲"。
  • 17、1.敕命进见。
  • 18、1.犹敕造。
  • 19、1.帝王的命令。
  • 20、1.警诫,教诫。
  • 21、1.犹警戒。
  • 22、1.宋时内廷承旨撰制法律条例的机构。
  • 23、1.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北魏时亦称铁勒﹑高车部。
  • 24、1.复姓。后魏有敕力犍。见《通志.氏族五》。

诰敕的相关查询

诰敕的意思解释、诰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