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ù chán  ]
  • ㄈㄨˋ ㄔㄢˊ
  • BWF JUJF

附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金质,蝉形。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义。

⒉  借指尊官。

引证解释

⒈  汉 侍中、中常侍, 唐 散骑常侍冠饰。金质,蝉形。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义。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郎中侍从者著貂羽,黄金附蝉,皆号侍中。”
颜师古 注:“附蝉,为金蝉以附冠前也……而貂羽附蝉,又天子侍中之饰。”
南朝 梁 任昉 《范尚书让吏部表》:“附蝉之饰,空成宠章。”

⒉  借指尊官。

唐 羊士谔 《都成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诗:“珠履行臺拥附蝉,外郎高步似神仙。”

附蝉(fu chan)同音词

  • 1、肤孱[fū chán ]

    1.浅陋;不扎实。

  • 2、傅羼[fù chàn ]

    1.附会,搀杂。

  • 3、附缠[fù chán ]

    1.附着﹐纠缠住。

  • 4、附廛[fù chán ]

    1.接近市区。

附蝉词语接龙

  • 1、1.即蝉冠。
  • 2、1.见"蝉鬓"。
  • 3、1.蝉声。
  • 4、1.即蝉翼。 2.指蝉鬓。
  • 5、1.传说月中有三足蟾蜍﹐因借指月亮。蝉﹐通"蟾"。
  • 6、1.即貂蝉。古代王公显宦冠上的两种饰物。
  • 7、1.一种马饰。
  • 8、1.古代侍从官的冠饰。蝉﹐蝉文。珥﹐珥珰。后借指高官。
  • 9、1.蝉饮而不食﹐腹内清空。比喻高洁的躯体。
  • 10、1.汉代侍从官所戴的冠。上有蝉饰﹐并插貂尾﹐故亦称貂蝉冠。后泛指高官。
  • 11、1.一种菌类植物﹐寄生于蝉的幼虫体上。幼虫死后﹐菌抽茎成长﹐顶端有花茸生﹐故又称蝉茸。 2.蝉的一种。
  • 12、1.犹道教所说的羽化。
  • 13、1.古者高官头戴蝉冠;周时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三槐为三公之位。故以"蝉槐"指称御史等大官。
  • 14、1.喻指女子的发髻。
  • 15、1.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 16、1.指地动仪的蟾蜍机轴。蝉﹐通"蟾"。
  • 17、1.谓蝉声紧促。
  • 18、1.蝉,通"婵"。犹婵媛。情思牵萦。 2.蝉,通"婵"。体态美好。
  • 19、1.车轮的外圈。
  • 20、1.蝉自幼虫变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
  • 21、1.见"蝉联"。
  • 22、连续不断;连续获得:爵位蝉联|蝉联冠军。
  • 23、1.清露。
  • 24、1.即蝉冠。

附蝉的相关查询

附蝉的意思解释、附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