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ú jiànɡ  ]
  • ㄩˊ ㄐ一ㄤˋ
  • QGF UQSG

鱼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用鱼肉发酵制作的酱。

引证解释

⒈  用鱼肉发酵制作的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凡作鱼酱、肉酱,皆以十二月作之,则经夏无虫。”
清 黄遵宪 《闻诗五妇病甚》诗:“终日菜羹鱼酱外,帖书乞米药钞方。”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鱼酱》:“鱼酱者,以鱼切碎洗浄,入炒盐、花椒、茴香、乾薑一钱,加酒和匀,拌鱼肉入瓷瓶,封固,十日可食。”

鱼酱(yu jiang)同音词

  • 1、郁江[yù jiānɡ ]

    西江最大支流。广西境内大河。由右江和左江在南宁以西汇合而成。右江为正源,全长1125千米。干流为广西内河航运干线。水力资源丰富,建有西津水电站。

  • 2、御将[yù jiānɡ ]

    1.牵制或干预将帅。 2.驾驭将帅。

  • 3、玉姜[yù jiānɡ ]

    1.传说中的毛女名。

  • 4、玉浆[yù jiānɡ ]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饮料。 2.比喻甜美的清泉。 3.比喻美酒。

  • 5、誉奬[yù jiǎnɡ ]

    1.称誉褒奖。

鱼酱词语接龙

  • 1、1.《汉书.扬雄传下》:"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巨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酱瓿"原指盛酱的器物,后用为"覆酱瓿"之省,喻著作的价值不为人所认识,只能用来盖酱瓿而已。
  • 2、用酱或酱油腌制的菜蔬。
  • 3、1.赭红色。
  • 4、1.盛酱的食器。 2.指用酱或酱油腌卤的豆子。
  • 5、酱园。
  • 6、制造和储存酱、酱油、酱菜所用的缸。
  • 7、1.制酱的工匠。
  • 8、1.酱瓮的覆盖物。对自己作品的谦称。
  • 9、1.相公的谐音。
  • 10、1.指酱类食品和酱醋拌的小菜。齐,通"韲"。
  • 11、1.古代调味品。约相当于今之酱油。
  • 12、深赭色。
  • 13、1.各类肉酱食品。
  • 14、用豆、麦和盐酿造的咸的液体调味品。
  • 15、制造并出售酱、酱油、酱菜等的作坊、商店。
  • 16、1.盛酱的小口瓦罐。
  • 17、同‘绛紫 ’。
  • 18、1.作酱的谷皮。
  • 19、瓣草1.地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地锦》。
  • 20、豆腐豆腐乳。
  • 21、瓜儿1.用酱腌制的瓜。 2.讥笑。
  • 22、幕斗1.盖酱缸用的斗笠。用高粱秆皮编制,形如圆锥。
  • 23、绛驺1.红色蜻蜓的别名。 2.穿红色戎装的导从骑士。
  • 24、弶网1.捕捉鸟兽的罗网。 2.张捕江河中天然鱼苗的一种工具。网由棉﹑麻布制成的半漏斗形网身和集鱼的网箱两部分组成;支撑网身的竹或木架叫"弶"。有网口不能随水位涨落的硬弶和能随水位涨落的软弶两种。

鱼酱的相关查询

鱼酱的意思解释、鱼酱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