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uán shǔ  ]
  • ㄑㄨㄢˊ ㄕㄨˇ
  • SC LFTJ

权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

引证解释

⒈  谓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土司·老挝反复》:“上以师老兵疲,遂废 交阯 布政司,以 黎利 权署国事。”
《明史·外国传一·朝鲜》:“臣自权署之初,不敢遑寧。”
《何典》第十回:“活死人 便教 无常鬼 权署城隍事,自己领了众鬼,奏凯还朝。”

权署(quan shu)同音词

  • 1、卷舒[quán shū ]

    1.卷起与展开。 2.犹进退;隐显。

  • 2、诠疏[quán shū ]

    1.诠释疏解。

  • 3、诠述[quán shù ]

    1.阐述。

  • 4、全书[quán shū ]

    1.内容完整,并无残缺的书。 2.指整部书。 3.由许多人合编的丛书。 4.指一人的全集。 5.就某一专题进行全面阐述所编次的书。

  • 5、全数[quán shù ]

    1.旧称"十"是"全数"。 2.指全部(可以计数的人或物)。

  • 6、婘属[quán shǔ ]

    1.亲属。

  • 7、权术[quán shù ]

    应变的手段:耍弄权术。

  • 8、权竖[quán shù ]

    1.指有权势的宦官。

  • 9、权数[quán shù ]

    计算平均数时用以权衡每个变量值在总体内所占比重的数值。如计算工人的平均工龄时,各工龄的工人数即权数,它影响着平均工龄的长短。

  • 10、犬书[quǎn shū ]

    1.《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絶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后因称家信为"犬书"。

权署词语接龙

  • 1、1.谓授职拜官。
  • 2、1.开列姓名﹐张榜示人。
  • 3、1.题字于碑额。
  • 4、1.泛指官署。
  • 5、1.记录。
  • 6、1.署名于章奏。
  • 7、1.签署劵约。
  • 8、代理或兼任官职:署理五河县事|上头委派人来署理。
  • 9、1.在书信﹑文稿或文件上签上或打印上名字。
  • 10、1.本官出缺﹐由他官暂代其职。
  • 11、1.暂摄原任。
  • 12、1.代理或兼摄。
  • 13、1.处理公事或代理职事。
  • 14、1.在文件末尾签署。
  • 15、1.在文书上题署官衔。
  • 16、1.在文书上签名﹐押字。
  • 17、1.谓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
  • 18、1.代理官职。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 19、1.谓任用官吏。
  • 20、1.即薯蓣。通称山药。
  • 21、1.署理官职。
  • 22、1.部署设置。常指选用官吏。
  • 23、1.署印。因官印皆刻篆文﹐故名。
  • 24、1.在文书上签名。因签名是为了防止作伪﹐字亦常为行草书﹐故亦名押字或画押。

权署的相关查询

权署的意思解释、权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