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á shàn  ]
  • ㄈㄚˊ ㄕㄢˋ
  • WAY UUKF

伐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书〉夸耀自己的长处。

引证解释

⒈  夸耀自己的长处。

《论语·公冶长》:“愿无伐善,无施劳。”
朱熹 集注:“伐,夸也。善,谓有能。”
《汉书·丙吉传》:“吉 为人深厚,不伐善。”
宋 王禹偁 《云州节度使加使相麻》:“位极人臣,荣兼将相,勿期骄而伐善。”

国语辞典

⒈  夸耀自己的才能。

《论语·公冶长》:「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善(fa shan)同音词

  • 1、伐山[fá shān ]

    1.见"伐山语"。

  • 2、发闪[fā shǎn ]

    1.发着闪烁的光亮。

  • 3、发讪[fā shàn ]

    1.耍赖皮;撒娇。

  • 4、发善[fā shàn ]

    1.谓行赏。

  • 5、法膳[fǎ shàn ]

    1.指帝王的常膳。

伐善词语接龙

  • 1、1.高价。贾,通"价"。
  • 2、1.高价。
  • 3、1.好的祭品。
  • 4、1.唐代官吏考功之法,分四善,二十七最,合善最以分等次。善指德操,最指才能称职。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因亦以指优异的政绩。
  • 5、1.佛教把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称为"三业",这些"业"又分为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能引起善恶等报应。善业指五戒十善等善事之作业。
  • 6、1.指朝祭时穿的礼服。 2.泛指好衣服。
  • 7、1.好心;好意。 2.善于推测﹑计虑。 3.佛教指同佛门结下缘分。 4.拉丁文bonafides的意译。"恶意"的对称。指不知存在足以影响法律效力的事实而进行的行为。
  • 8、1.善于应对。 2.犹吉兆。
  • 9、1.友善,引为友好。 2.指交好友朋。 3.指佛教教友。
  • 10、1.善于诱导;好好诱导。
  • 11、1.即单于。王莽于天凤二年改称匈奴为恭奴,单于为善于。见《汉书.匈奴传下》。
  • 12、1.犹精通。
  • 13、1.善良的心,好心肠。
  • 14、1.善守信用。 2.谓对佛法虔诚信仰。
  • 15、1.岁星的别名。即木星。
  • 16、1.美好的品行;美好的行为。 2.善于行路。 3.慈善的举动。
  • 17、1.谓人善良的本性。语本《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又:"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汉赵岐注:"谓生而有善性也。"
  • 18、1.犹佳穗。
  • 19、1.善于学习。
  • 20、1.语本《诗.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后因以"善谑"谓善于戏言,亦指笑谈的资料。
  • 21、1.有益之言;好话。 2.善于言谈,巧于言辞。
  • 22、1.良药。
  • 23、1.合理的奖赏。
  • 24、1.好少年。与"恶少"相对。

伐善的相关查询

伐善的意思解释、伐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