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àn yán  ]
  • ㄕㄢˋ 一ㄢˊ
  • UUKF YYY

善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有益之言;好话。

⒉  善于言谈,巧于言辞。

引证解释

⒈  有益之言;好话。

《孟子·离娄下》:“禹 恶旨酒,而好善言。”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方今天子仁圣……乐善言如不得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万岁》:“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
法家亦以特指儒家的仁义之言。 《韩非子·饬令》:“飭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⒉  善于言谈,巧于言辞。

《老子》:“善言,无瑕謫。”
《庄子·徐无鬼》:“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史记·五帝本纪》:“共工 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
张守节 正义:“共工 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

善言(shan yan)同音词

  • 1、闪眼[shǎn yǎn ]

    1.睁眼。 2.眨眼。 3.犹耀眼。光线强烈,使人眼花。

  • 2、晱艳[shǎn yàn ]

    1.艳丽夺目。

  • 3、山崦[shān yān ]

    1.山坳;山曲。

  • 4、山岩[shān yán ]

    1.亦作"山嵓"。 2.险峻的高山。

  • 5、山嵓[shān yán ]

    1.见"山岩"。

  • 6、山颜[shān yán ]

    1.山巅。

  • 7、山眼[shān yǎn ]

    1.山间泉眼。

善言词语接龙

  • 1、1.口头之辞与书面之辞。
  • 2、1.指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
  • 3、1.言论与谋略。
  • 4、1.犹言说。
  • 5、1.指责。
  • 6、1.用言语表达或传授。 2.说话。 3.方言。捎话。
  • 7、1.犹吭声﹐吭气。
  • 8、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2.指言论。
  • 9、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2.言论。
  • 10、1.言谈之间。
  • 11、1.谈论﹔说。 2.指议论为政之道。
  • 12、1.用语言来阐扬德教。
  • 13、1.言官的职位。
  • 14、1.言官的职务。
  • 15、1.语意。
  • 16、1.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 17、1.指语音语调。言﹐通"音"。
  • 18、1.言语的情趣。
  • 19、1.言语的才智。
  • 20、1.谓发生的情况不出所言。
  • 21、1.说话慎重。 2.指话说得过重。
  • 22、1.所述情状。 2.用语言来形容或描绘。
  • 23、1.言辞合适。
  • 24、1.说定。

善言的相关查询

善言的意思解释、善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