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ōnɡ xī  ]
  • ㄍㄨㄥ ㄒ一
  • WC SGHG

公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西赤、公西葴。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引证解释

⒈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西赤、公西葴。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西(gong xi)同音词

  • 1、宫奚[ɡōnɡ xī ]

    1.皇宫中的奴仆。

  • 2、宫戏[ɡōnɡ xì ]

    1.略似傀儡戏,惟人形加大,用细马尾系两臂,从上提动,唱词与音乐也较讲究。

  • 3、工饩[ɡōnɡ xì ]

    1.工役的薪给。

  • 4、工细[ɡōnɡ xì ]

    精巧细致:雕刻~。

  • 5、恭喜[ɡōnɡ xǐ ]

    客套话,祝贺人家的喜事:~发财ㄧ~!~!~你们试验成功。

  • 6、公析[ɡōnɡ xī ]

    1.见"公晳"。

  • 7、公晳[ɡōnɡ xī ]

    1.亦作"公析"。 2.复姓。孔子弟子有公晳哀。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8、公席[ɡōnɡ xí ]

    1.古礼中尊者的席位。 2.官府的宴席。

  • 9、公袭[ɡōnɡ xí ]

    1.国君死后敛尸的衣服。

  • 10、攻习[ɡōnɡ xí ]

    1.攻读;奋力学习。

公西词语接龙

  • 1、西1.指西方。古以五行配属中央与四方﹐西方属金﹐故称。
  • 2、西1.西方传来的彩色丝织物。
  • 3、西朝代名。见“晋 ④”(1117页)。
  • 4、西1.古都名。(1)西汉都长安﹐东汉改都洛阳﹐因称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2)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3)唐显庆二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一称西京﹐天宝元年﹐定称西京﹐至德二载﹐改称中京。(4)唐至德二载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凤翔是两京未复时肃宗之驻地﹐改凤翔郡为凤翔府﹐建号西京﹐上元元年﹐废京号。(5)南诏王寻阁劝时﹐以太和(指羊苴咩城)为西京﹐至世隆称帝﹐改称中都。(6)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四月李存勖即帝位于魏州﹐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以即位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为西京﹐十一月复唐旧制改
  • 5、西1.指佛经。 2.西经度的简称。自本初子午线向西度量的经度﹐自0°至180°。
  • 6、西1.指荆楚西部地区。 2.指荆州。 3.楚舞。
  • 7、西1.夕阳。亦喻暮年。
  • 8、西1.指山西省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 2.张家口的别称。
  • 9、西1.西方的奎宿。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颗﹐即仙女座九星和双鱼座七星。
  • 10、西1.指西南方。古以八卦分配八方﹐西南为坤。
  • 11、西1.指昆仑山。多借指仙境。 2.指崦嵫山。 3.指西方昆仑群玉之山。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地。 4.见"西昆体"。
  • 12、西1.旧时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租界上设立的监狱。
  • 13、西1.西王母。
  • 14、西1.即西王母。
  • 15、西1.西方音乐。
  • 16、西1.西部邻国。春秋时晋指秦。 2.西边邻居。
  • 17、西1.西面的树林。 2.寺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庐山麓﹐与东林寺相对﹐晋太原中僧慧永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 18、西1.西方的神灵。 2.特指秋神。因秋位在西﹐故称。
  • 19、西1.亦称"西陵桥"。亦称"西林桥"。 2.桥名。在杭州孤山西北尽头处﹐是由孤山入北山的必经之路。
  • 20、西1.古国名。 2.陵墓名。三国魏武帝陵寝。在河南省临漳县西。 3.陵墓名。清代帝王陵寝。在河北省易县西永宁山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因地在北京之西﹐总称"西陵"。 4.陵墓名。南朝齐钱塘名妓苏小小的墓。 5.峡名。长江三峡之一。 6.浙江省萧山市西兴镇的古称。 7.复姓。春秋有西陵高。
  • 21、西1.汉代羌族的一支。亦泛称羌人。
  • 22、西1.四注屋西侧的屋檐承溜处。
  • 23、西1.古时皇帝祭西岳华山之礼。 2.欧美国家的礼节。
  • 24、西1.见"西历"。

公西的相关查询

公西的意思解释、公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