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à bì  ]
  • ㄋㄚˋ ㄅ一ˋ
  • NG NTE

那必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何必。

引证解释

⒈  犹何必。

清 吴兆骞 《赠孔叟》诗:“丈夫失意会如此,君今那必哀穷荒?”
清 魏源 《寰海》诗之二:“但须重典惩羣饮,那必奇淫杜 旅 獒?”

那必(na bi)同音词

  • 1、纳陛[nà bì ]

    1.古代帝王赐给有殊勋的诸侯或大臣的"九锡"之一。凿殿基为登升的陛级,纳之于檐下,不使尊者露而升,故名。《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五锡纳陛。"《汉书.王莽传上》:"朱户﹑纳陛。"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露也。"一说,纳陛为致于殿两阶之间,便于上殿。见《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是用锡君纳陛以登"李周翰注。后代亦以为对大臣的优遇。

  • 2、纳币[nà bì ]

    1.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

  • 3、那壁[nà bì ]

    1.犹那边。

那必词语接龙

  • 1、1.必须具备。如:必备条件。2.为某种目的而必须具备的。如:必备的学习用具。
  • 2、1.谓后世必然兴旺。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
  • 3、必须;一定要:捎信儿不行,~你亲自去一趟。
  • 4、副词。①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他得到信儿,~会来ㄧ有全组同志的共同努力,这项任务~能完成。 ②表示意志的坚决:你放心,后天我~来接你。
  • 5、1.神名。
  • 6、1.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7、1. ——用来表示不可避免性(或必然性)。如:事故必将发生。
  • 8、1.终究,到底。必,通"毕"。
  • 9、1.尽力;并力。必,通"毕"。
  • 10、1.不辨事之当否,一概承诺。
  • 11、①事理上确定不移:~趋势ㄧ胜利~属于意志坚强的人。 ②哲学上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
  • 12、1.《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邢昺疏:"三十年曰世……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后用为三十年的代称。
  • 13、1.必要,一定要。
  • 14、1.犹必须,务必。
  • 15、1.唐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2.以称下第的同人。
  • 16、学生依照学校规定必须学习的(区别于‘选修’):~课。
  • 17、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学习~刻苦钻研。 ②加强命令语气:明天你~来。‖‘必须’的否定是‘无须’、‘不须’或‘不必’。
  • 18、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日用~品ㄧ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的原料。
  • 19、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十分~的ㄧ为了集体的利益,~时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
  • 20、1.指事理的必然归向。 2.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汉书.蒯通传》:"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后因以借指童子。
  • 21、彻彻1.见"必阇赤"。
  • 22、赤赤1.见"必阇赤"。
  • 23、阇赤1.蒙古语音译。元代官名,掌管文书等事。亦译作"必彻彻"﹑"必赤赤"。
  • 24、律律1.象声词。形容狂风怒吼。

那必的相关查询

那必的意思解释、那必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