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两腿发抖。
例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明·魏禧《大铁椎传》
英shiver; shake like aspen;
⒈ 亦作“股慄”。大腿发抖。形容恐惧之甚。
引《史记·酷吏列传》:“﹝ 郅都 ﹞至则族灭 瞷氏 首恶,餘皆股栗。”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髀脚战摇也。”《后汉书·窦融传》:“畔臣见之,当股慄慙愧。”宋 苏轼 《答王定国》诗:“人言 魏勃 勇,股栗向小儿。”《三国演义》第四二回:“飞 乃厉声大喝曰:‘我乃 燕 人 张翼德 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 军闻之,尽皆股慄。”清 黄景仁 《游九华山放歌》:“时移境换迭相望,心空股栗神魂迁。”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周大 欲动, 秦二 畏缩而股慄。”
⒈ 腿部发抖。形容极为恐惧的样子。宋·苏轼〈教战守策〉:「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也作「股栗」。
近颤栗
雄健的笔力:这副对联写得很有~,功夫很深。
1.形容人消瘦到极点。 2.比喻山石嶙峋。 3.比喻字体的笔姿瘦硬挺拔。
1.见"骨利干"。 2.神话传说中地名。
1.古时的礼制。
1.泛称古代历法。 2.指农历。也称夏历﹑阴历﹑旧历。
1.秦汉隶书。与三国后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
1."谷蠡王"的省称。
1. 用作粮食的各种禾谷类植物的任一种种子。
股息。
1.孤立分离。
股栗的意思解释、股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