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毡炉”。
⒉ 北方用以取暖的一种火炉。
⒈ 亦作“氊炉”。北方用以取暖的一种火炉。
引唐 刘蕃 《忆长安·十一月》诗:“兽炭毡炉正好,貂裘狐白相宜。”清 黄景仁 《初春》诗:“未觉氊炉煖,旋怀柑酒新。”
1.亦作"輚路"。 2.卧车。
1.见"輚辂"。
1.被露水沾湿。 2.露水﹔露珠。
1.浸湿。
1.在圈内加料精养的鹿。
1.栈道。
1.斩杀;杀戮。
1.亦作"毡庐"。 2.即毡帐。 3.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
1.泄露;显露。
1.《诗.小雅》篇名。《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后因喻君主之恩泽。 2.喻丈夫之恩惠。 3.浓重的露水。
毡炉的意思解释、毡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