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ǎnɡ dú  ]
  • ㄐ一ㄤˇ ㄉㄨˊ
  • YFJ YFN

讲读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讲习诵读。

引证解释

⒈  讲习诵读。

《后汉书·窦章传》:“居贫,蓬户蔬食,躬勤孝养,然讲读不輟。”
《正法华经·如来神足行品》:“若有受持此妙典要,讲读书写为人説者,德不可量。”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崇政殿 之西,有 延义阁,南向; 迎阳门 之北,有 邇英阁,东向,皆讲读之所也。”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给事》:“故知讲读之道,乃是君国之经;卿士亦然,岂惟人主!”
原注:“因国王言武将不必读书,故云然。”

国语辞典

⒈  讲说诵读。

《北史·卷一七·魏景穆十二王传上·阳平王新成传》:「乃置学馆于私第,集群从子弟,昼夜讲读。」
唐·白居易〈与济法师书〉:「此六经皆上人常所讲读者,今故引以为问,必有甚深之旨焉。」

讲读(jiang du)同音词

  • 1、疆度[jiānɡ dù ]

    1.度量其境界。

  • 2、讲度[jiǎnɡ dù ]

    1.佛教语。谓讲说佛法﹐得以度世。

  • 3、茳芏[jiānɡ dù ]

    又称“咸水草”。单子叶植物,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茎秆三棱形。叶短,有时狭长。夏季开绿褐色小花。长在沼泽或低湿处。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是改良盐碱地的优良草种。茎秆可供编席或造纸。

  • 4、江渡[jiānɡ dù ]

    1.江边渡口。

讲读词语接龙

  • 1、围棋比赛中指某方用完自由支配的时间后,必须在很短时间(一般为一分钟,快棋多为30秒)内走一步棋,此时裁判员开始随时口报所用秒数,如超时则判负:白方在~声的催促下出现了失误|高考一天天地临近,已进入最后的~阶段。
  • 2、1.宣读册命。
  • 3、1.《梁书.王筠传》﹕"约(沈约)制《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筠示其草。筠读至'雌霓连蜷'﹐约抚掌欣忭曰﹕'仆尝恐人呼为霓。'"按﹐前"霓"﹐五激反﹐后"霓"﹐五鸡反。后以"读霓"为知音韵之典。
  • 4、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的时候,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叫做读破,如‘长幼’的‘长’不读cháng而读zhǎng,‘喜好’的‘好’不读hǎo而读hào。zhǎng、hào的音叫做破读。读破了的字叫破读字。参看〖破读〗。
  • 5、1.古代注音﹑释义用语。
  • 6、1.古代注音﹑释义用语。
  • 7、1.朗读祭祀土地神的文章。
  • 8、①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声ㄧ~笔记 ㄧ~得间(读书时能发现问题)。 ②指学习功课:他~很用功。 ③指上学:当时,我还在~ㄧ他在那个中学读过一年书。
  • 9、仪表、机器上,由指针或水银柱等指出的刻度的数目。
  • 10、1.阅读﹐诵读。
  • 11、1.看字帖上的字﹐揣摸其写法。为学习书法的方法之一。
  • 12、1. 把磁带、磁鼓或磁盘上存储的数字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为计算机运算部件所用的一种器件。
  • 13、1.古代注音兼释义用语。用以表示古书中的假借字。
  • 14、供阅读的东西,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等:儿童~ㄧ通俗~ㄧ农村~。
  • 15、1.读书学习。
  • 16、(字的)念法:这个字是多音字,有两个~。
  • 17、1.古代注音兼释义用语﹐表示注释古书中的同音假借字。
  • 18、阅读书刊文章的人。
  • 19、1.读者。
  • 20、1.祭祀时宣读祝告文。
  • 21、1.在帝王前宣读奏本﹑奏折。
  • 22、课本(多指语文或文学课本)。
  • 23、1.读成别的字。
  • 24、1.亦作"读法"。 2.宣读法令。 3.指字应作何音读。 4.读解文字的方法﹔诵读文章的方法。

讲读的相关查询

讲读的意思解释、讲读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