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ú fǎ  ]
  • ㄉㄨˊ ㄈㄚˇ
  • YFN IFC

读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读法”。

⒉  宣读法令。

⒊  指字应作何音读。

⒋  读解文字的方法;诵读文章的方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读灋”。

⒉  宣读法令。

《周礼·地官·州长》:“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灋,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
贾公彦 疏:“而读法者,谓对众读一年政令及十二教之法。”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
宋 欧阳修 《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又有州党族官岁时月朔春秋酺禜询事读法,一岁之间又有几?”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故古者饮射读法,在今日则守令之职。”

⒊  指字应作何音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当下我説这‘汉’字还有一个读法。”

⒋  读解文字的方法;诵读文章的方法。

鲁迅 《花边文学·点句的难》:“譬如《孟子》里有一段,我们大概是这样读法的。”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我近来留心听名伶唱片的对白与茶馆里说书先生的说书,他们常会给我读法研究上很好的帮助。”

国语辞典

⒈  诵读法令。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

⒉  读书的方法。

如:「不同类别的书籍,自然就有不同的读法。」

⒊  字音当如何读,也称为「读法」。

读法(du fa)同音词

  • 1、度法[dù fǎ ]

    1.制度与法令。 2.丈量的标准。 3.古天文学术语。推测躔度之术。

读法词语接龙

  • 1、1.指敬神时烧的香。
  • 2、1.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 2.效法;模仿。 3.指合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 4.指帝王﹑圣贤之像。 5.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形象。
  • 3、1.指佛菩萨等圣像。
  • 4、1.效法。
  • 5、1.佛教师徒传法的信物。
  • 6、1.星名。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的别名。 2.星名。荧惑星的别名。
  • 7、1.法令典章。
  • 8、1.矜大其行。
  • 9、1.佛教语。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各宗所说不一。
  • 10、研究国家和法的学科。
  • 11、1.效法遵循。
  • 12、1.边际。
  • 13、1.合乎礼法的言论。 2.犹格言。 3.指释﹑道之经论。
  • 14、1.佛教语。指讲经说法者的座席。引申指讲说佛法的集会。
  • 15、佛教指能认识到事物真相的眼力,泛指敏锐深邃的眼力。
  • 16、1.亦作"灋羊"。 2.牢礼之法中规定之羊牲。
  • 17、1.佛法的要义。
  • 18、和尚、道士等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的衣服。
  • 19、法院中专门负责用法医学来协助审理案件的医生。
  • 20、1.亦作"法仪"。 2.法度礼仪。
  • 21、1.法度义理。
  • 22、1.根据法律议罪。
  • 23、1.谓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
  • 24、1.法令的意旨。 2.佛法的旨意。

读法的相关查询

读法的意思解释、读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