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īnɡ wén  ]
  • ㄒ一ㄥ ㄨㄣˊ
  • JTG YYGY

星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星象。

⒉  指星神。

⒊  借指剑。

⒋  指佩剑的人。

⒌  星光。

引证解释

⒈  星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
唐 沉彬 《入塞》诗之二:“苦战沙门卧箭痕,戍楼閒上望星文。”

⒉  指星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苕生 答之……客路偶然携眷属,游踪未必感星文。”

⒊  借指剑。

唐 刘长川 《宝剑篇》:“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

⒋  指佩剑的人。

唐 刘禹锡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诗:“星文辞北极,旗影度 东辽。”

⒌  星光。

明 孙默 《舟泊富春》诗:“垂钓今何在,星文照旅魂。”

星文(xing wen)同音词

  • 1、兴文[xìnɡ wén ]

    1.提倡文治﹐致力教化。 2.有感而发之文。

  • 2、腥闻[xīnɡ wén ]

    1.原谓酒腥上闻于天。后用指丑恶的名声或恶名远播。

  • 3、行瘟[xínɡ wēn ]

    1.詈词。传播瘟疫。

  • 4、行文[xínɡ wén ]

    1.修明文教。 2.组织文字,表达意思。 3.见"行文书"。

  • 5、行问[xínɡ wèn ]

    1.且行且问。 2.动问,请教。

星文词语接龙

  • 1、1.文思。指才智与道德。
  • 2、1.极言文件之多。
  • 3、1.文彩斑烂的大蛇。
  • 4、1.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如明末的"复社"。
  • 5、1.舞文弄法﹐随便捕人。
  • 6、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的纹饰肤体的习俗。即经手术后在身体某部留下不褪色的图案。花纹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反映其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在中国,高山、德昂、黎、独龙、傣、布朗、基诺等族皆有文身习俗。
  • 7、1.谓深文周纳﹐以入人罪。 2.谓思虑周密。
  • 8、1.大蛤。
  • 9、1.工于为文的名声。 2.指文章与诗歌。
  • 10、1.谓尚文过了头。
  • 11、1.文章圣手。
  • 12、1.文章宗师。
  • 13、1.文章与诗篇。
  • 14、1.有纹理的石头。 2.文石陛的省称。 3.宫室名。 4.玛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马脑》。 5.一种香料。
  • 15、1.名实。 2.《春秋》笔法﹐谓字面上贬之﹐而实际上褒之。
  • 16、1.文书记事。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 17、1.舞乐名。汉高祖六年更舜之《韶舞》﹐名为《文始》。
  • 18、1.知书能文之士。
  • 19、1.重文的时代。
  • 20、1.犹文告。
  • 21、1.文德教化之事。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 3.文才;文章之事。
  • 22、1.文章的气势。
  • 23、①掩饰错误:每有恶事,曲为文饰。 ②修饰言辞:语言鄙俚,不加文饰。
  • 24、1.传说中的兽名。 2.有文彩之兽。

星文的相关查询

星文的意思解释、星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