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ān lǐ  ]
  • ㄓㄢ ㄌ一ˇ
  • HQD PYNN

瞻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宗教活动节。

feast day;

⒉  天主教指星期天以外的各天。

引证解释

⒈  瞻仰礼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然而瞻礼之徒,实繁其侣;金钱之税,悦以心竞。”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每至邑中,人士敬叹瞻礼,喜其来而惜其去。”
清 杜岕 《秋日登长干九层塔》诗:“瞻礼尝万人,盘空缅缔造。”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五:“他只像瞻礼神圣一样,重又虔诚地看一眼那面青呀白呀尤其是占着大部分的红呀的崭新的旗帜。”

⒉  指基督教、天主教徒的宗教节日,又称礼拜。

清 王韬 《原道》:“天主教中,所有瞻礼、科仪、炼狱、懺悔以及禁嫁娶、茹荤,无以异乎緇流衲子。”
清 容閎 《西学东渐记·游美洲日记》:“又如学生寄居 美 人寓中,随 美 人而同为祈祷之事,或星期日至教堂瞻礼。”

国语辞典

⒈  瞻仰礼拜。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每日清晨,在神堂前过,只在门外略略瞻礼,叫小童进去炷香完事。」

⒉  基督教、天主教徒的宗教节日。除星期日为主日外,其余六天,依序称为「瞻礼二」、「瞻礼三」……。

瞻礼(zhan li)同音词

  • 1、颤栗[zhàn lì ]

    1.亦作"颤栗"。 2.发抖;哆嗦。

  • 2、战力[zhàn lì ]

    1.勇力;战斗能力。 2.犹战功。

  • 3、战例[zhàn lì ]

    1.战役或战斗的实例。

  • 4、战栗[zhàn lì ]

    打颤;发抖:闻变相顾战栗失色|乡民解衣裸体,伛偻战栗。

  • 5、蘸立[zhàn lì ]

    1.踮起脚跟站立。

  • 6、站立[zhàn lì ]

    1.立﹐久立。

  • 7、毡笠[zhān lì ]

    1.亦作"毡笠"。 2.毡制的笠帽。

  • 8、占理[zhàn lǐ ]

    1. 有道理;合情合理。如:谁占理就向着谁。

  • 9、展礼[zhǎn lǐ ]

    1.犹行礼,施礼。

  • 10、展力[zhǎn lì ]

    1.犹效力,效劳。

瞻礼词语接龙

  • 1、1.乐名。
  • 2、1.以礼征召。
  • 3、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多用在外交场合):~服ㄧ~司。
  • 4、1.谓以礼陈说。
  • 5、仪式结束。
  • 6、1.汉长安十二门之一。
  • 7、1.犹尊荣。
  • 8、1.犹礼法﹑礼制。礼节法则。
  • 9、1.礼仪规章。 2.礼乐文章。
  • 10、1.谓礼仪之正道。
  • 11、1.指有关礼仪之职务。
  • 12、1.古乐章名。
  • 13、1.言礼之书。 2.指史书中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篇章。如:《晋书.礼志》;《宋书.礼志》。
  • 14、1.礼仪制度;国家规定的礼法。
  • 15、1.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礼,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仪式等。儒家自孔子起即提倡礼治,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遵守礼制,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 16、1.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
  • 17、1.见面时进献的礼物。
  • 18、1.谓切合仪节;礼节得体。
  • 19、1.礼敬尊重。
  • 20、1.礼衣;礼服。
  • 21、1.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据《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载:规妻善文能书。规卒时,妻犹年盛而色美。董卓为相,以重礼聘娶,规妻乃轻服诣卓门,辞请。卓威逼之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风靡,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规妻知不免,乃立骂卓。遂被鞭扑而死,后人图画,号曰"礼宗"。
  • 22、1.谓服丧完毕。
  • 23、1.以合于礼仪的举动表示尊崇。
  • 24、1.天子所赐之酒。

瞻礼的相关查询

瞻礼的意思解释、瞻礼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