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í hú  ]
  • ㄊ一ˊ ㄏㄨˊ
  • UXHG DEQ
  • 名词

鹈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属于鹈鹕属的大型全蹼足的鸟。体长约二米,羽多白色,翼大,嘴长,嘴下有一个皮质的囊,可用以兜食鱼类。性喜群居,栖息在沿海湖沼河川地带。

pelican;

引证解释

⒈  水鸟,体长可达二米,翼大,嘴长,尖端弯曲,嘴下有一个皮质的囊,羽毛灰白色,翼上有少数黑色羽毛。善于游泳和捕鱼,捕得的鱼存在皮囊中。多群居在热带或亚热带沿海。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

《庄子·外物》:“鱼不畏网,而畏鵜鶘。”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夏五月,有鵜鶘鸟集 灵芝池。”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鹈鹕》:“鵜鶘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鶚而甚大,灰色如苍鹅。喙长尺餘,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頷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羣飞,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

国语辞典

⒈  动物名。鸟纲鹈形目。体型较鹅大,色灰白带红,颌下有喉囊,可以存食,动作敏捷,是捕鱼高手。

鹈鹕(ti hu)同音词

  • 1、俶祜[tì hù ]

    1.初受上天福佑。

  • 2、醍醐[tí hú ]

    1.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2.佛教用以比喻佛性。 3.比喻美酒。

  • 3、鹈胡[tí hú ]

    1.见"鹈鹕"。

  • 4、嗁嘑[tí hù ]

    1.见"啼呼"。

  • 5、啼呼[tí hū ]

    1.哭叫,叫唤。

  • 6、提壶[tí hú ]

    1.亦作"提壶芦"。亦作"提胡芦"。 2.鸟名。即鹈鹕。

鹈鹕词语接龙

  • 1、淲池1.即滮池。古水名。
  • 2、淲沱1.见"淲池"。
  • 3、豰觫1.亦作"觳觫"。
  • 4、冱冻1.谓天寒地冻。
  • 5、冱寒1.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
  • 6、冱涸1.凝结。比喻忧思郁结。涸,通"冱",寒气凝结。
  • 7、冱结1.凝结。
  • 8、冱冥1.阴晦寒冷。
  • 9、冱霜1.犹霜冻。
  • 10、冱严1.谓天寒地冻。
  • 11、冱阴1.阴冷之气,凝聚不散。
  • 12、帍裱1.古代妇女的披巾。
  • 13、护岸保护海岸、河岸等使不受波浪冲击的建筑物,多用石块或混凝土筑成。
  • 14、护庇1.庇护。
  • 15、护跸1.护卫帝王的车驾。
  • 16、护壁墙裙。
  • 17、护臂1.保镖。
  • 18、护边1.守边。
  • 19、护弁1.护兵。
  • 20、护兵随从官吏的卫兵。
  • 21、护失1.为自己的过失辩护。
  • 22、护师1. 职称高于护士的护理工作者。
  • 23、护士医疗机构中担任护理工作的人员。
  • 24、护世1.佛教语。守护世界。佛教因四天王居须弥山之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称四天王为"护世"。

鹈鹕的相关查询

鹈鹕的意思解释、鹈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