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禊祭。
引《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 南朝 梁 刘昭 注:“皆於东流水上为祈禳,自絜濯,谓之禊祠,引流行觴,遂成曲水。”《宋书·礼志二》:“旧説 后汉 有 郭虞 者,有三女。以三月上辰产二女,上巳产一女。二日之中,而三女并亡。俗以为大忌。至此月此日,不敢止家,皆于东流水上为祈禳,自洁濯,谓之禊祠。分流引觴,遂成曲水。史臣案《周礼》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也。”
1.申请撤销诉讼的状词。
1.戏曲中唱词和说白的总称。
1.玩弄词句。
1.谓能言善辩,长于辞令。
1.赏赐。
1.座位的次序。 2.坐间,坐席之上。
1.清制,世袭官爵,除八旗外,都限定世数,一世为一次,谓之"袭次"。不限世数的,加"世袭罔替"字样。
1.犹行刺。谓出其不意的刺杀。
1.迁居。
1.逻辑上指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连系主词和宾词来表示肯定或否定。如"青蛙是两栖动物"中的"是","猩猩不是人"中的"不是"。 2.相当于判断词。
禊祠的意思解释、禊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