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ú suō  ]
  • ㄩˊ ㄙㄨㄛ
  • IQGG AYK

渔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渔簔”。

⒉  渔人的蓑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渔簔”。渔人的蓑衣。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一:“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明 文徵明 《江天暮雪》诗:“寧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明 杨慎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诗之二:“佳句渔簑怜 郑谷,中庭鹤氅立 王恭。”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甲第云中连白日,渔簑雪裡傲朱緋。”

渔蓑(yu suo)同音词

  • 1、鐍锁[yù suǒ ]

    1.关锁。

  • 2、玉梭[yù suō ]

    1.织布梭的美称。 2.妇女首饰名。

  • 3、玉锁[yù suǒ ]

    1.锁的美称。 2.比喻羁身之物。

  • 4、驭索[yù suǒ ]

    1.犹言驭朽索。

  • 5、雨蓑[yǔ suō ]

    1.用蓑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

  • 6、郁缩[yù suō ]

    1.敛缩貌。

  • 7、鱼锁[yú suǒ ]

    1.亦作"鱼鏁"。 2.鱼形的锁。

  • 8、鱼鏁[yú suǒ ]

    1.见"鱼锁"。

  • 9、渔簔[yú suō ]

    1.见"渔蓑"。

  • 10、寓所[yù suǒ ]

    1.居住的处所。

渔蓑词语接龙

  • 1、1.方言。即龙须草。也叫蓑衣草。
  • 2、1.蓑衣和笠帽。
  • 3、1.下垂貌。 2.茂盛貌。
  • 4、1.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 5、1.蓑衣。用竹叶或草﹑棕编成的雨披。
  • 6、衣裙1.草编的下衣。
  • 7、笠纶竿蓑:蓑衣;笠:斗笠;纶:钓鱼的线。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钓竿。形容鱼翁钓鱼的样子。也比喻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
  • 8、莎草1.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 9、所心1.谓心中所想往的。
  • 10、所验1.征验,根据。
  • 11、所央1.央求。
  • 12、所业1.所操的职业;所作。
  • 13、索卢1.复姓。
  • 14、索虏南北朝时,北朝人有辫发,南人对北人蔑称“索虏”。
  • 15、索伦1.我国少数民族名。即鄂温克族。分布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民风刚劲,勇敢善战。明以前称为通古斯﹑雅库特﹑清称索伦。明末清初以"索伦部"统称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等族。参阅清西清《黑龙江外纪》三。
  • 16、索落1.萧条;冷落。 2.数落;责备。 3.怂恿。
  • 17、索米1.求取米粮。 2.《汉书.东方朔传》:"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也。"后因以"索米"称谋生。
  • 18、索秘1.探索隐微。
  • 19、所后1.所承继的。
  • 20、所化1.佛教语。谓受教化者。
  • 21、所怀1.怀抱;心中所想。 2.忧伤;哀怜。
  • 22、所欢1.亲密的朋友,知己。 2.情人。
  • 23、所及1.可及。
  • 24、所急1.急于追求;急需。 2.谓急切关心。

渔蓑的相关查询

渔蓑的意思解释、渔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