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ō lì  ]
  • ㄙㄨㄛ ㄌ一ˋ
  • AYK TUF

蓑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蓑衣和笠帽。

引证解释

⒈  蓑衣与笠帽。

《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
《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国语辞典

⒈  蓑衣与箬帽。

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蓑笠(suo li)同音词

  • 1、琐里[suǒ lǐ ]

    1.古代南洋群岛上的一个小国名。

  • 2、琐吏[suǒ lì ]

    1.犹小吏。

  • 3、琐隶[suǒ lì ]

    1.亦作"璅隶"。 2.谓卑微的人。

  • 4、缩栗[suō lì ]

    1.亦作"缩栗"。畏缩战栗。 2.草木萎谢貌。

蓑笠词语接龙

  • 1、1.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 2.借指兵车。
  • 2、1.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
  • 3、1.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
  • 4、1.即松江。 2.指太湖。
  • 5、1.箬笠。
  • 6、泽翁1.亦称"笠泽老翁"。 2.宋代诗人陆游的别号。
  • 7、冠蓑袂1.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
  • 8、泽老翁1.见"笠泽翁"。
  • 9、銐刀1.除草器。
  • 10、鬴洧1.锅。喻身世卑下。
  • 11、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室远支。因避家讳而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曾任奉礼郎。诗作多寄情于神仙鬼魅世界,表现怀才不遇之感。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有《昌谷集》。
  • 12、李会1.古代风俗,妇女于立夏日取李汁和酒饮之,称为"李会"。
  • 13、李季诗人。河南fe63源(今唐河)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兰州分会主席,《诗刊》与《人民文学》主编。著有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杨高传》,短篇小说集《马兰集》等。有《李季文集》。
  • 14、礼毕1.乐名。
  • 15、礼辟1.以礼征召。
  • 16、礼宾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多用在外交场合):~服ㄧ~司。
  • 17、丽崎1.绮丽峻伟。
  • 18、丽气1.壮丽的气象。 2.秀丽的气韵。
  • 19、丽谯1.亦作"丽樵"。 2.华丽的高楼。
  • 20、丽樵1.见"丽谯"。
  • 21、丽巧1.华丽精巧。
  • 22、丽妾1.美妾。
  • 23、丽情1.绮丽的情思。
  • 24、丽曲1.美妙的乐曲。 2.指靡丽的乐曲。

蓑笠的相关查询

蓑笠的意思解释、蓑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