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ǎnɡ lǐ  ]
  • ㄐ一ㄤˇ ㄌ一ˇ
  • YFJ PYNN

讲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习礼。

⒉  叙礼,叙尊卑、长幼、宾主之礼。

引证解释

⒈  习礼。

《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
孔颖达 疏:“间一岁,诸侯亲自入朝,以讲习上下之礼。”
汉 张衡 《七辩》:“旁窥《八索》,仰镜《三坟》,讲礼习乐,仪则彬彬。”
《新唐书·隐逸传·王绩》:“杜之松,故人也,为刺史,请 绩 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

⒉  叙礼,叙尊卑、长幼、宾主之礼。

《水浒传》第四四回:“邀请二位义士到 聚义厅 上,俱各讲礼罢,谦让 戴宗 正面坐了。”

讲礼(jiang li)同音词

  • 1、讲理[jiánɡ lǐ ]

    ①评是非曲直:咱们跟他~去。 ②遵从道理:蛮不~ㄧ他是个~的人。

  • 2、僵立[jiānɡ lì ]

    1.直立不动。

  • 3、礓砾[jiānɡ lì ]

    1.小石。

  • 4、疆里[jiānɡ lǐ ]

    1.疆场邑里。 2.界限,指定的范围。

  • 5、疆理[jiānɡ lǐ ]

    1.划分,治理。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高亨注:"疆,划田界。" 2.境界;界限。 3.犹疆域。

  • 6、疆吏[jiānɡ lì ]

    1.守卫边疆的小吏。 2.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

  • 7、江离[jiānɡ lí ]

    1.亦作"江蓠"。 2.香草名。又名"蘼芜"。

  • 8、江骊[jiānɡ lí ]

    1.珠名。参见"江历"。

  • 9、江蓠[jiānɡ lí ]

    ①红藻的一种,暗红色,细圆柱形,有不规则的分枝。生在海湾浅水中。可用来制造琼脂。 ②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 10、江鲤[jiānɡ lǐ ]

    1.江中鲤鱼。 2.旧题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江鲤"借指书信。

讲礼词语接龙

  • 1、1.乐名。
  • 2、1.以礼征召。
  • 3、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多用在外交场合):~服ㄧ~司。
  • 4、1.谓以礼陈说。
  • 5、仪式结束。
  • 6、1.汉长安十二门之一。
  • 7、1.犹尊荣。
  • 8、1.犹礼法﹑礼制。礼节法则。
  • 9、1.礼仪规章。 2.礼乐文章。
  • 10、1.谓礼仪之正道。
  • 11、1.指有关礼仪之职务。
  • 12、1.古乐章名。
  • 13、1.言礼之书。 2.指史书中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篇章。如:《晋书.礼志》;《宋书.礼志》。
  • 14、1.礼仪制度;国家规定的礼法。
  • 15、1.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礼,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仪式等。儒家自孔子起即提倡礼治,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遵守礼制,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 16、1.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
  • 17、1.见面时进献的礼物。
  • 18、1.谓切合仪节;礼节得体。
  • 19、1.礼敬尊重。
  • 20、1.礼衣;礼服。
  • 21、1.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据《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载:规妻善文能书。规卒时,妻犹年盛而色美。董卓为相,以重礼聘娶,规妻乃轻服诣卓门,辞请。卓威逼之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风靡,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规妻知不免,乃立骂卓。遂被鞭扑而死,后人图画,号曰"礼宗"。
  • 22、1.谓服丧完毕。
  • 23、1.以合于礼仪的举动表示尊崇。
  • 24、1.天子所赐之酒。

讲礼的相关查询

讲礼的意思解释、讲礼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