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ǎo hé  ]
  • ㄅㄠˇ ㄏㄜˊ
  • WK T

保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保持心志和顺,身体安适。

引证解释

⒈  谓保持心志和顺,身体安适。

《魏书·崔浩传》:“愿陛下遣诸忧虞,恬神保和,纳御嘉福,无以闇昧之説,致损圣思。”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居惟保和,动必循道。”
宋 梅尧臣 《小女称称砖铭》:“饮乳无犯舌之禁,爱恶无有情之系:若是则得天真与保和,何病夭之遽乎!”

保和(bao he)同音词

  • 1、暴诃[bào hē ]

    1.粗暴地呵斥。

  • 2、宝盒[bǎo hé ]

    1.押宝用的赌具。

  • 3、鸨合[bǎo hé ]

    1.鸨与他鸟交合。比喻男女淫乱。

  • 4、饱和[bǎo hé ]

    ①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 ②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目前市场上洗衣机的销售已接近~。

  • 5、儤贺[bào hè ]

    1.即儤筵。详"儤筵"。

  • 6、葆和[bǎo hé ]

    1.保持恬淡平和。葆,通"保"。

保和词语接龙

  • 1、1.谓使事物各得其宜,不相妨害。 2.犹德义。
  • 2、交战双方关于恢复和平的谈判。
  • 3、1.和悦。
  • 4、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近人丨性情~。
  • 5、1.平和之音;和谐之音。 2.音乐术语。同时发响的若干个音。
  • 6、1.犹和鸣。
  • 7、1.指车铃之声相应。 2.和气感应。
  • 8、1.温和雍容。 2.犹和谐。 3.古代撤膳时所奏的和谐的音乐。
  • 9、1.谓百姓和谐而财用丰足。
  • 10、1.和睦友爱。
  • 11、1.旧指以种种诱惑方法使未满二十岁之男女或有配偶之人脱离监护人或家庭。参阅《清律.刑律.贼盗》。
  • 12、1.犹和悦。和颜悦色,心情舒畅。
  • 13、1.犹细雨。与骤雨相对。
  • 14、1.日本语。
  • 15、1.卞和之玉。喻稀世之宝。 2.卞和之玉。喻不为世重的贤才。
  • 16、1.指和谐的境界。
  • 17、1.温和宽宏。
  • 18、1.犹安乐。 2.安康;安适。
  • 19、1.和暖,气候温和。
  • 20、交战双方订立的结束战争、恢复和平关系的条约。
  • 21、和蔼愉悦:神情~。
  • 22、①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气力穷于和韵。 ②(hè-)旧体诗写作方式之一。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大致有三种方式:(1)依韵,即韵脚与原诗韵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2)次韵,或称步韵,即韵脚用其诗原韵原字,而且用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3)用韵,即韵脚用原诗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后次序。
  • 23、1.混杂;掺杂。
  • 24、1.仁德,恩泽。 2.指和润的雨露。 3.温暖湿润。

保和的相关查询

保和的意思解释、保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