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ǎnɡ huánɡ  ]
  • ㄈㄤˇ ㄏㄨㄤˊ
  • WYT WRGG

仿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仿徨”。

⒉  因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而来回走动。

⒊  指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

⒋  周游;流荡。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仿徨”。

⒉  因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而来回走动。

《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屏营仿偟於山林之中。”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感悟之,夜起仿偟,为思所纳,卒多有所降宥。”
清 唐景煌 《出塞》诗:“坚冰不可渡,駑马停仿偟。”

⒊  指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

《楚辞·九叹·思古》:“旦徘徊於长阪兮,夕仿偟而独宿。”
王逸 注:“夕暮独宿山谷之閒,忧且惧也。”
《新唐书·藩镇传·朱滔》:“初, 滔 以 刘怦 忠力,使留守,及败,疑图己,仿徨不敢入。”
茅盾 《幻灭》十一:“在苦闷仿徨的时候, 静 一定要去找她的‘慧姊姊’,因为 慧 的刚毅有决断,而且通达世情的话语,使她豁然超悟,生了勇气。”

⒋  周游;流荡。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观乎 成山,射乎 之罘,浮 勃澥,游 孟诸 ……秋田乎 青丘,仿偟乎海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初,太子之捨家也,仿偟山泽,栖息林泉,时 浄饭王 乃命五人随瞻侍焉。”

仿偟(fang huang)同音词

  • 1、仿徨[fǎnɡ huánɡ ]

    1.见"仿偟"。

  • 2、方皇[fānɡ huánɡ ]

    1.翱翔;遨游。 2.传说中的动物名。

  • 3、房皇[fánɡ huánɡ ]

    1.犹徘徊。

  • 4、芳黄[fānɡ huánɡ ]

    1.指谷粒之丰美者。

  • 5、放荒[fànɡ huānɡ ]

    放火烧山野的草木。

仿偟词语接龙

  • 1、1.恐惧不安貌。偟,通"惶"。
  • 2、1.恐慌不安貌。偟,通"惶"。
  • 3、1.空闲。
  • 4、洸潒1.水宽广貌。
  • 5、洸洸1.水波动荡闪光貌。 2.威武貌。
  • 6、洸忽1.恍忽。隐约不明貌。
  • 7、洸朗1.形容水波动荡。
  • 8、洸浪1.形容水多。
  • 9、洸洋1.水无涯际貌。比喻言辞或文章恣肆放纵。
  • 10、洸瀁1.犹汪洋。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2.犹恣肆﹑放纵。
  • 11、黄帘1.黄色的门帘。
  • 12、黄粮1.见"黄粮"。
  • 13、黄粱1.粟米名。即黄小米。 2.同"黄粱梦"。
  • 14、黄磷1.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淡黄色结晶﹐有大蒜的气味,毒性强烈。着火点很低﹐能自燃,在空气中发光。可以用来制造普通火柴﹐军事上用来制造烟幕弹。
  • 15、黄麟1.传说中的瑞兽麒麟。因其身上鳞片闪耀金色,故称。
  • 16、黄灵1.指黄帝。 2.五方中央神名,即地神名。
  • 17、黄陵1.地名。在湖南省湘阴县北,滨洞庭湖。传说舜二妃墓在其上。有黄陵亭﹑黄陵庙。 2.即黄陵庙。 3.泛指有贤德之后妃墓。 4.黄帝陵墓。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上。亦名桥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黄绫1.黄色的光滑又有花纹的丝织品。
  • 19、黄流1.指酒。 2.黄河之水。 3.泛指洪水。
  • 20、黄骝1.见"黄駵"。
  • 21、黄駵1.亦作"黄骝"。 2.黄色的良马。
  • 22、黄柳1.初吐叶的柳树。因其叶呈鹅黄色,故称。 2.元代诗人黄溍﹑柳贯的并称。二人均为金华人,与虞集﹑揭傒斯齐名,时称儒林四杰。
  • 23、黄六1.方言。泛指欺骗﹑行诈的人。
  • 24、黄龙黄龙府,金国的地名,在今吉林农安。宋金交战时,岳飞曾经说要直捣黄龙府。后来泛指敌方的要地:直捣~ㄧ痛饮~。

仿偟的相关查询

仿偟的意思解释、仿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