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ínɡ dé  ]
  • ㄇ一ㄥˊ ㄉㄜˊ
  • QK TFL

名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名望与德行。

⒉  指有名望德行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名望与德行。

《后汉书·黄琬传》:“卓 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觉寺》:“名德大僧,寂以遣烦。”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四:“抑《春秋》之义,责备於贤者。如 魏公 名德之重,盖可以责备矣。”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叙》:“或藉阶经术,致身卿相,非其名德之无偶,则必世主之非圣。”

⒉  指有名望德行的人。

《旧唐书·昭宗纪》:“关东 藩镇,请除用朝廷名德为节度观察使。”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抄·经》:“先生但问 吴中 旧事与 吴中 昔日名德,絶口不及讲学。”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祐党籍碑融县重刻本》:“梁 勒碑而止为 珪 一人翻案,何以解於其餘诸名德乎?”

名德(ming de)同音词

  • 1、冥德[mínɡ dé ]

    1.谓上天的恩德。

  • 2、眀德[mínɡ dé ]

    1.美德。

  • 3、明德[mínɡ dé ]

    1.光明之德;美德。 2.指才德兼备的人。 3.彰明德行。

名德词语接龙

  • 1、1.语出晋左思《魏都赋》:"长世字甿者,以道德为藩,不以袭险为屏也。"谓以道德为守身的藩篱。亦借指守德之人。
  • 2、1.道德风范。
  • 3、1.《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邢昺疏:"在上君子,为政之德若风;在下小人,从化之德如草。"后因称君子为政之德为德风。
  • 4、1.妇德与妇功。旧指妇女应有的贞顺品德和纺织﹑缝纫﹑刺绣等手艺。
  • 5、1.佛教语。谓功德宏大如海。
  • 6、1.施行恩德的号令。
  • 7、1.犹仁厚。 2.谓德泽深厚。参见"德厚流光"。
  • 8、1.仁德的光辉。
  • 9、1.谓以德行感化。 2.犹德教。
  • 10、1.亦作"德辉"。 2.仁德的光辉。
  • 11、1.德泽恩惠。
  • 12、1.道德智慧。
  • 13、1.亦作"德几"。 2.犹生机。
  • 14、1.德行的根本。语本《诗.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2.宋高宗(赵构)的字。
  • 15、1.见"德机"。 2.犹德惠。
  • 16、1.道德教化。 2.指德育。
  • 17、1.道德的法则,标准。
  • 18、1.指德星。
  • 19、1.犹善行,美善的措施。谓以贤德为标准荐举人才。
  • 20、1.形容词的旧称。
  • 21、1.犹德赐。谓施恩德。
  • 22、1.犹言道德准则。
  • 23、1.道德与礼教。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朱熹集注:"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2.德泽与礼仪。
  • 24、1.道德涵养和气量。

名德的相关查询

名德的意思解释、名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