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í jì  ]
  • ㄐ一ˊ ㄐ一ˋ
  • VUT NNU

嫉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妒忌。

引证解释

⒈  犹妒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苗生》:“然嫉忌者易服而毙,则知 苗 亦无心者耳。”

嫉忌(ji ji)同音词

  • 1、畟畟[jì jì ]

    1.锋利貌。《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毛传:"畟畟,犹测测也。"孔颖达疏:"以畟畟文连良耜,则是利刃之状,故犹测测以为利之意也。"朱熹集传:"畟畟,严利也。"一说,深耕貌。马瑞辰通释:"胡承珙曰:'《尔雅》:深,测也。《说文》:测,深所至也。畟畟﹑测测,皆状农人深耕之貌。'今按《淮南子.原道篇》注:'度深曰测。'则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测。《尔雅》舍人注:'畟畟,耜入地之貌。'亦状其入地之深。"

  • 2、岋岋[jí jí ]

    1.动摇不定貌。

  • 3、叽叽[jī jī ]

    1.形容小声争吵。

  • 4、肌肌[jī jī ]

    1.肌肉强直貌。

  • 5、戢迹[jí jì ]

    1.匿迹。

  • 6、戢戢[jí jí ]

    1.密集貌。 2.顺从貌。 3.象声词。形容细小之声。 4.鱼张口貌。

  • 7、记迹[jì jì ]

    1.记录考实。 2.记下行实。

  • 8、记籍[jì jí ]

    1.计籍﹔簿书。 2.指记于簿籍。 3.典籍。 4.登记在册。

  • 9、忌疾[jì jí ]

    1.见"忌嫉"。

  • 10、忌嫉[jì jí ]

    1.亦作"忌疾"。 2.妒忌,猜忌。

嫉忌词语接龙

  • 1、1.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 2、先辈去世的日子(旧俗这一天忌举行宴会或从事娱乐,所以叫忌辰)。
  • 3、〈书〉顾忌;畏惧:肆无~。
  • 4、1.猜忌陷害。
  • 5、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心ㄧ~人。
  • 6、1.亦作"忌妒"。 2.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 7、1.憎恨坏人坏事。
  • 8、1.怨愤;嫉恨。
  • 9、1.忌讳之事。
  • 10、1.妒忌。
  • 11、1.犹憎恨。
  • 12、①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过年过节~说不吉利的话。 ②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在学习上,最~的是有始无终。 ③〈方〉指醋。
  • 13、1.犹忌恨。
  • 14、1.见"忌嫉"。
  • 15、1.亦作"忌疾"。 2.妒忌,猜忌。
  • 16、1.禁忌,忌讳。
  • 17、1.亦作"忌克"。亦作"忌刻"。 2.谓心存妒忌而欲驾凌于人。亦泛指为人妒忌刻薄。 3.犹忌恨。
  • 18、对人忌妒刻薄。也作忌克。
  • 19、因有病或其他原因忌吃不相宜的食品。也说忌嘴。
  • 20、1.妒忌。
  • 21、1.旧时陋俗称自祭灶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至翌年正月初五日禁忌外姓妇女入门。
  • 22、1.孕妇的乳汁。
  • 23、1.妒妇。
  • 24、1.谓有所顾忌。

嫉忌的相关查询

嫉忌的意思解释、嫉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