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ēn qí  ]
  • ㄈㄣ ㄑ一ˊ
  • XWV HFC

纷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混乱不一致。

引证解释

⒈  混乱不一致。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魏 晋 以后,崇尚虚无,流为佛 老,学术纷歧。”
清 薛福成 《赠资政大夫前兵部侍郎广西巡抚壮节邹公行状》:“今经略声息不相达,军令纷歧,此危道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佛教入 华,果在何时?传説纷歧,实难确定。”

国语辞典

⒈  混乱不一致。

如:「他们夫妻俩常常为教育子女的问题而意见纷歧。」

不一

一致

法语翻译

abschweifen (V)​

纷歧(fen qi)同音词

  • 1、忿气[fèn qì ]

    1.怒气。 2.指气愤。

  • 2、坟起[fén qǐ ]

    1.凸起,高起。

  • 3、分期[fēn qī ]

    1.分出几个期限。 2.划分时期﹑阶段。

  • 4、分齐[fēn qí ]

    1.古时祭祀,将斋祭之物分献于各祖宗,谓之分斋。齐,"斋"的古字。

  • 5、分岐[fēn qí ]

    1.见"分歧"。

  • 6、分歧[fēn qí ]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点ㄧ理论~ㄧ消除~。

  • 7、分气[fēn qì ]

    1.谓分得父母血气。

  • 8、分契[fēn qì ]

    1.情分投合。

  • 9、分器[fēn qì ]

    1.古代天子把宗庙所藏的宝器分与诸侯和宗室为世守之物,谓之"分器"。亦指分得的宝器等。

  • 10、奋起[fèn qǐ ]

    ①振作起来:~直追ㄧ~反击。 ②有力地举起或拿起来:~铁拳。

纷歧词语接龙

  • 1、1.旁出。谓不一致。
  • 2、1.歧路,岔路。
  • 3、1.错杂;不一致。
  • 4、1.指歧伯与黄帝。《黄帝内经》托名歧伯与黄帝讨论医术。
  • 5、不一致的见解或意见:消除,增进共识。
  • 6、1.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2.错误的道路。
  • 7、1.分歧迷离。
  • 8、1.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 9、1.双岔路。
  • 10、1.飞行貌。
  • 11、1.亦作"歧趣"。 2.不同的趋向。
  • 12、1.见"歧趋"。
  • 13、不平等地看待:歧视妇女|受到歧视。
  • 14、1.见"歧途"。
  • 15、①岔路:歧途曲巷|亡羊已为歧途误。 ②比喻错误的道路:误入歧途|他利令智昏,走上了歧途。
  • 16、1.亦作"歧悮"。 2.差错,错误。
  • 17、1.见"歧误"。
  • 18、1.聪慧出众。
  • 19、1.指离别之言。
  • 20、1.犹歧嶷。
  • 21、1.《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毛传:"岐﹐知意也;嶷,识也。"后谓幼年聪慧为"歧嶷"。 2.谓六﹑七岁。
  • 22、1.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
  • 23、1.差异;不相同。
  • 24、1.犹贰心。

纷歧的相关查询

纷歧的意思解释、纷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