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字组词目录

拼音 “sè” 瑟组词

  • 瑟[ sè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瑟歌[ sè ɡē  ]

      1.《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之,使之闻之。"后谓把自己的不满暗示给对方为"瑟歌"。

    2. 2、瑟汩[ sè ɡǔ  ]

      1.水流声。

    3. 3、瑟居[ sè jū  ]

      1.犹索居,独居。

    4. 4、瑟琴[ sè qín  ]

      1.瑟与琴。 2.琴瑟之音和谐,因以喻和合友好。 3.指夫妻和好。

    5. 5、瑟然[ sè rán  ]

      1.洁净﹑明亮貌。 2.寒凉貌。

    6. 6、瑟瑟[ sè sè  ]

      1.碧色宝石。 2.指碧绿色。 3.象声词。 4.寒凉貌。 5.萧索貌;寂寥貌。 6.形容发抖的样子。 7.辽代祈雨射柳的仪礼。前期,置百柱天棚。及期,皇帝﹑亲王﹑宰执以次行射柳仪。翼日,植柳天棚之东南,巫以酒醴﹑黍稗荐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东方毕,子弟射柳。不雨,则以水沃之。见《辽史.礼志一》。参见"射柳"。

  • 瑟[ sè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宝瑟[ bǎo sè  ]

      1.瑟的美称。

    2. 2、触瑟[ chù sè  ]

      1.语本《汉书.金日磾传》:"何罗褏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磾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后以"触瑟"为暴露奸邪的典故。

    3. 3、楚瑟[ chǔ sè  ]

      1.楚地的瑟。 2.指楚瑟之声。

    4. 4、彻瑟[ chè sè  ]

      1.古代士遇父母或己有疾,撤去琴瑟,以示忧戚,或表示思静。《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贾公彦疏:"今以父母有疾,忧不在于乐,故去之。"后以"彻瑟"指临终。

    5. 5、撤瑟[ chè sè  ]

      1.本谓撤去琴瑟﹐使病者安静﹐且示敬意。语本《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彻﹑撤﹐同。后用以称疾病危笃或死亡。

    6. 6、抖瑟[ dǒu sè  ]

      1.抖索,颤抖。

  • 瑟[ sè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冷瑟瑟[ lěnɡ sè sè  ]

      1.形容冷得使人有些颤抖。

    2. 2、庙瑟音[ miào sè yīn  ]

      1.语出《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孔颖达疏:"《清庙》之瑟,谓歌《清庙》之诗所弹之瑟……弦声既浊,瑟音又迟,是质素之声,非要妙之响。"后用以喻质朴而可施于教化的音乐。

    3. 3、毛瑟枪[ máo sè qiānɡ  ]

      1.德国毛瑟(Mauser)弟兄所设计的或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和手枪的统称。通常多指步枪。又名来复枪。

    4. 4、齐瑟行[ qí sè xínɡ  ]

      1.乐府杂曲歌辞名。三国魏曹植《名都》﹑《美女》﹑《白马》诸篇并属《齐瑟行》。皆以首句名篇。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三.齐瑟行》宋郭茂倩题解。

    5. 5、佉路瑟咤[ qū lù sè zhà  ]

      1.佉卢虱咤的别译。

    6. 6、曳瑟知林[ yè sè zhī lín  ]

      1.义译"杖林"。曳瑟知,梵语音译,义云"杖"。佛教故事,传说有婆罗门不信释迦身长丈六,乃以丈六竹杖量佛身。婆罗门将杖端增长,佛身亦随长,不可穷究,乃投杖而去,后遂生根成林。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按,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称此林为"杖林",即今之Jeshtiban。

  • 带有瑟[ sè ]字的成语
    1. 1、瑟调琴弄[ sè diào qín nònɡ  ]

      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2. 2、瑟弄琴调[ sè nònɡ qín diào  ]

      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3. 3、瑟瑟缩缩[ sè sè suō suō  ]

      身体因寒冷、惊恐等而蜷缩、抖动。

    4. 4、抖抖瑟瑟[ dǒu dǒu sè sè  ]

      抖抖簌簌,因害怕等而身体颤抖。

    5. 5、泓峥萧瑟[ hónɡ zhēnɡ xiāo sè  ]

      形容诗文意境深远。引申指幽雅恬静。

    6. 6、和如琴瑟[ hé rú qín sè  ]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与“瑟”相同部首的组词

“瑟”的同音字组词(sè)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