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吓得目瞪口呆。
1.吓唬。
恐吓;使人害怕:别吓唬孩子。
1.吓得闭口不作声。
1.恐吓;吓唬。
1.震怒;大怒。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郑玄笺:"赫,怒意。"
1.逼迫恫吓。
1.《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汉桓宽《盐铁论.毁学》:"今公卿以其富贵笑儒者,为之常行,得无若太山鸱吓鹓鶵乎?"后世即以"鸱吓"比喻恐人夺取己物而发出的怒声。
1.急剧地喘气。
1.象声词。
1.犹吓唬。 2.诈骗。
1.吓唬,使害怕。
1.三个吓唬人的招数。
瞒:隐瞒实情。又欺骗又暗中捣鬼。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1.谓以恐吓手段逐取财利。
威吓;吓(xià)唬:不怕武力~。
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信。
1.以威势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