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字组词目录

拼音 “sà” 萨组词

  • 萨[ sà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萨薄[ sà báo  ]

      1.Sabaean的对音,即古代阿拉伯半岛西南部Saba'地区居民,以善航海及经商著名。一说,来自梵语S?rthav?ha,意为商主。

    2. 2、萨埵[ sà duǒ  ]

      1.梵语。摩诃萨埵(Mah?sattva)之简称,即大士,大菩萨。

    3. 3、萨尔[ sà ěr  ]

      德国第二大工业区。面积2571平方千米。区内煤藏丰富,采煤、钢铁、机械、化学等工业和陶瓷业发达。工业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萨尔河谷平原上。

    4. 4、萨杭[ sà hánɡ  ]

      1.谓用绳拴住。

    5. 5、萨玛[ sà mǎ  ]

      1.满语saman的译音。亦译作"萨满"。萨满教的男巫。

    6. 6、萨满[ sà mǎn  ]

      1.即萨玛。详"萨玛"﹑"萨满教"。

  • 萨[ sà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布萨[ bù sà  ]

      1.梵文Upavasatha的音译。意译为净住,善宿,长养,断增长。佛教仪式。指出家僧尼每半月(十五日与二十九日或三十日)集会一次,专诵戒律,称为"说戒",谓能长养善法,增长善法。在诵戒律时,信徒也向大众忏悔所犯罪过,称为"断增长",意谓断恶长善。

    2. 2、唱萨[ chànɡ sà  ]

      1.佛教语。萨,娑度之讹,意为善哉。

    3. 3、豁萨[ huō sà  ]

      1.象声词。

    4. 4、可萨[ kě sà  ]

      1.唐时突厥部落名。

    5. 5、傉萨[ nù sà  ]

      1.古代高丽官职名,相当于都督。

    6. 6、菩萨[ pú sà  ]

      ①梵文音译全称为“菩提萨b06f”,意为“觉有情”,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佛教指达到自觉(自身得到解脱)、觉他(使众生达到解脱)两项修行果位者。原为释迦牟尼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在民间,有时也称佛教神像为菩萨。 ②比喻心地慈善的人。

  • 萨[ sà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比萨饼[ bǐ sà bǐnɡ  ]

      一种意大利式饼,饼上放蕃茄、奶酪、肉类等,用烤箱烘烤而成。加最盛行于意大利城市比萨而得名。[比萨,英 pizza]

    2. 2、豪萨人[ háo sà rén  ]

      西非中部地区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少数分布在喀麦隆、乍得、加纳等国。约2410万人(1985年)。讲豪萨语。多信伊斯兰教,有些还保留原始信仰。小孩行割礼。主要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商业也很发达。

    3. 3、科萨人[ kē sà rén  ]

      南非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博茨瓦纳等国。约601万人(1985年)。讲科萨语。部分信基督教新教,部分仍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4. 4、拉萨市[ lā sà shì  ]

      西藏自治区首府。在区境中部、拉萨河中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向为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0年设市。人口134万(1995年)。川藏、青藏、拉亚(东)、拉樟(木)等公路交会于此。全年无雾,光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公元7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在此修建布达拉宫,还有大昭寺、罗布林卡、药王山、哲蚌寺、色拉寺等名胜古迹。有西藏大学等高等学校。

    5. 5、卢萨卡[ lú sà kǎ  ]

      赞比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982万(1990年)。全国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农畜产品重要集散地。有食品、纺织、水泥等工业。市内有著名的铜墙及众多的铜器商店,有“铜都”之称。

    6. 6、菩萨蛮[ pú sà mán  ]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押两仄声韵转押两平声韵。 ②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 带有萨[ sà ]字的成语
    1. 1、菩萨低眉[ pú sà dī méi  ]

      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2. 2、菩萨心肠[ pú sà xīn chánɡ  ]

      比喻仁慈之心。

    3. 3、泥菩萨过江[ ní pú sà ɡuò jiānɡ  ]

      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与“萨”相同部首的组词

“萨”的同音字组词(sà)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