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1.犹簿书。官署文书。
1.文书的末端。
1.簿籍。
1.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1.抱持案牍。谓办理公文。
1.文书。按,通"案"。
公文:无案牍之劳形。
1.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1.亦作"禀牍"。 2.呈给上级的文书。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