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务光,古代隐士。牟,通"务"。
1.即盔甲。牟,通"鍪"。
谋取利益:提价牟利。
1.大麦,稞麦。牟,通"麰"。
1.牛鸣声。
谋取:牟取暴利。
1.古代鼓角吏所戴的帽子。牟,通"鍪"。帽锐上,故称。
1.复姓。春秋时有宾牟贾。见《礼记.乐记》。
1.复姓。
1.见"兜鍪"。
1.即琥珀。一说指玳瑁。
1.春秋时国名。 2.复姓。战国时有根牟子。
1.重瞳。《荀子.非相》:"尧舜参牟子。"王先谦集解:"'牟'与'眸'同。参牟子,谓有二瞳之相参也。《史记》曰舜目重瞳。盖尧亦然。"一说"参"同"三","参牟子"即"三个瞳人"。
岑牟:古时鼓角吏的帽子;单绞:苍黄色的单衣。穿戴上敲鼓人的衣帽。比喻蒙受羞辱。
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1.梵语muni的音译。意为寂静。多指释迦牟尼。 2.即牟尼子。 3.清代朝服上的珠串。
1.即摩尼教。
1.见"牟尼子"。
1.亦称"牟尼珠"。 2.即数珠。佛教徒念佛﹑持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制成,每串以二十七颗﹑一百零八颗为常见。
1.[梵??kyamuni]约公元前563-前483年,佛教始祖。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为中印度迦毘罗国王净饭王长子,母名摩耶。年十九(一说二十九)岁入雪山苦行六年,出山后,在迦耶山菩提树下,得悟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说苦集灭道四谛及八正道,以后四出,四十馀年,年八十示寂于拘尸那伽城跋陀河边娑罗双树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弟子甚多,著名者有大迦叶等十人,称佛门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