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材料。中国最古老的档案是殷商时的甲骨档案。后有金文、石刻、简牍、缣帛、纸张等的档案。现代档案还有胶片、磁带、光盘等。按内容和性质,还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公安档案、诉讼档案等分类。
1.簿籍。
1. 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排列的等级次序。如:在企业内部,要扩大工资差额,拉开档次。
1.档子班艺人所唱的曲调。
1.量词。件,桩。用于事件。
1.事情发生或进行的关键时候。
1.方言。摆小摊子。
1.纺车和纺车之间供操作和行动的地方。 2.车辆或机械上的横档。
1.人口档案。
1.见"搭挡"。
指某种商品脱销:顾客需要的日用小百货不能~。
1.把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或稿件资料等存入档案,以备查考。
1.趁年节或集会到街市热闹处贩卖货物或表演技艺。
1.清代缮写满﹑汉文文书之官署。
1.方言。挨骂受气的人。
1. 机动车的排档速度。
1.发放薪金﹑口粮的帐目。
中国国家档案馆之一。1959年建于北京。收藏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具有全国意义的革命历史档案和资料,以及建国后中央机关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名社会活动家的档案、资料。
指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