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赵岐注:"颡,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惭,故汗泚泚然出于额。"后因以"颡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1.咽喉的后部。
1.额骨。
1.额上冒汗。表示惭愧﹑惶恐。
1.嗓子;喉咙。
1.置于人喉中吹的一种哨儿。
1.白额。古人认为不祥之物。
1.叩头。
1.磕头,叩拜。
1.泚额。
1.白额。
1.形如碓的高额头。
1.鱼名。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长十余厘米。青黄色,大多有不规则褐色斑纹。生活于江湖底层。我国各地均产。
1.古代行稽颡礼后﹐又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表示极度恭敬。
1.恶声恶气。
稽颡: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指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向来吊唁的宾客哭拜,以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