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方合度的行步姿态。形容举动合乎规矩,一丝不苟。 2.谓效法,摹拟。
1.正直的德行。
1.泛指计量长度和角度的用具。 2.规矩法度。
1.规矩;法式。
1.犹规范。
1.矫正使方。
1.楷模。
1.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称地为大矩。
1.遵守礼法。
1.法则。
1.风度,气派。 2.文章的风采和法式。
1.亦作"钩矩"。 2.即规矩。圆规和曲尺。
1.古代铜镜。镜纽较大,多作半球形,纽座外有方栏,实为古代六博局纹,今正。铜镜总体外形为圆形。始见于西汉。武帝﹑王莽时期最为流行。
1. 唐代和尚,俗名罗尧运,眉州青神(四川省青神县)人。一说是外国和尚,东晋时率几百弟子来中国,居住在雁荡山。如: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宋·沈括《梦溪笔谈》。
循:遵循;矩:规矩;法:法则,礼法。举动遵循规矩礼法。形容一举一动都符合道德规范。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矩、矱、绳、尺,为画方形及直线时的工具,引申为规矩,法度。
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高曾:曾祖。祖宗留下来的成法。
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犹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