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交白卷。 2.称黄河水清处。
1.见"拽白"。
1.牵扶。
1.契丹语。走卒,健儿。
1.推倒;倒塌。 2.糟蹋。
1.捆扎;结扎。 2.绷紧。
1.支撑。
1.犹排列。
1.勉强支撑。
1.搀扶。
1.牵拉;拉拽。 2.胡扯。 3.勉强谋求。
1.牵拉。
1.词学名词。长调﹑中调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如宋周邦彦《瑞龙吟》词"章台路﹐还是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阳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朱彝尊注引黄叔旸曰﹕"此词自'章台路'至'归来旧处'是第一段。自'黯凝伫'至'盈盈笑语'是第二段。此之谓'双拽头'﹐属正平调。"
1.形容飘拂拖带的样子。
1.犹言骂街。
犹生拖死拽。形容用力拉扯。
1.附缝在鞋后帮上的布耳朵,用以提鞋使上脚。
穿孝服,服丧事。犹言披麻戴孝。
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
指打拳摔跤。
指大声呼叫,惊动街坊。
拉扯,用力拉,也指推推拉拉。
1.拉开脚步。
1.方言。掉文。卖弄口才辞藻。
1.见"拖曳"。
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按主观愿望办事而不管别人的意愿或客观的条件是否允许,比喻牵强附会。
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