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藻鉴"。
1.文饰,掩饰。 2.彩色玉垫。
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木结构顶棚。多建造在宫殿宝座或寺庙佛坛上方。自天花平顶向上凹进,似穹隆状。图形有方形、圆形、八角形,或将这几种图形叠加成更复杂的空间构图,上有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画。
1.同"藻鉴"。
1.装饰华美的门户。
1.清丽鲜明。
1.文采藻饰。
1.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1.采集水藻。《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序》谓《采苹》是赞美"大夫妻能循法度"的诗,故后世以"采藻"用作颂扬妇德的典故。 2.采集辞藻。
1.才思文采。
1.指帝王的诗文。
1.犹骋辞。
1.古代池名。(1)唐时池。唐故禁苑内,今陕西省长安县北。唐王建《三台.宫中》词之一:"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2)金明时池。故址在今北京市崇文门外西南。
藻:文采;赡:充足。富有才华文采。
1.唐代科举名目之一。
翰:毛笔,引申为文词;振:发舒。施展文采,铺陈辞藻。
沉:深沉;翰藻:文辞华丽。寓意深刻,文辞华丽。
比喻美妙的言谈。
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以经常虚伪地使用华丽词语为标志的言语行为。
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同“扬葩振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