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字组词目录

拼音 “dùn” 盾组词

  • 盾[ dùn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盾鼻[ dùn bí  ]

      1.盾牌的把手。

    2. 2、盾卤[ dùn lǔ  ]

      1.见"盾橹"。

    3. 3、盾橹[ dùn lǔ  ]

      1.亦作"盾卤"。 2.盾牌。古代防护兵器。亦喻屏蔽或支援的力量。橹,大盾。

    4. 4、盾矛[ dùn máo  ]

      1.矛盾。

    5. 5、盾墨[ dùn mò  ]

      1.盾鼻上磨墨。后借指紧急时写的檄文。

    6. 6、盾牌[ dùn pái  ]

      ①古代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 ②比喻推托的借口。

  • 盾[ dùn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藩盾[ fān dùn  ]

      1.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帝王出行时,用来护卫住所。

    2. 2、戈盾[ ɡē dùn  ]

      1.亦作"戈楯"。 2.戈和盾。亦泛指兵器。 3.借指战争。

    3. 3、鳻盾[ fén dùn  ]

      1.见"鳻鶞"。

    4. 4、勾盾[ ɡōu dùn  ]

      1.官署名。掌管苑囿游观等事。

    5. 5、钩盾[ ɡōu dùn  ]

      1.亦作"钩盾"。 2.古代职官和官署名。汉少府属官有钩盾令﹐职掌园苑游观之事﹐晋亦有之﹔隋唐曰钩盾署﹐属司农寺﹐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以供祭飨。

    6. 6、乖盾[ ɡuāi dùn  ]

      1.错乱矛盾。

  • 盾[ dùn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矛盾律[ máo dùn lǜ  ]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之一。其内容为:同一个主体(个人或集体)不能作出互相矛盾(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或互相反对(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的判断。因其不容许自相矛盾,故亦称“不矛盾律”。它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同一律关于保持判断同一的要求。它并不否认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也不否认反映这种矛盾的思想上的矛盾。

    2. 2、矛盾论[ máo dùn lùn  ]

      毛泽东作于1937年8月。编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总结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危害革命的教训,提出并论述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一系列相对完整的矛盾学说的理论体系,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强调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指出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该书是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对唯物辩证法基

    3. 3、磨盾鼻[ mó dùn bí  ]

      1.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4. 4、赵盾日[ zhào dùn rì  ]

      1.《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以"赵盾日"为夏天烈日之代称。

    5. 5、矛盾概念[ máo dùn ɡài niàn  ]

      同一个属概念下两个外延互相排斥、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概念。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就是矛盾概念,因为它们的外延互相排斥,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车辆”的外延。

    6. 6、矛盾规律[ máo dùn ɡuī lǜ  ]

      即“对立统一规律”(304页)。

  • 带有盾[ dùn ]字的成语
    1. 1、自相矛盾[ zì xiānɡ máo dùn  ]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 2、矛盾相向[ máo dùn xiānɡ xiànɡ  ]

      向:对着。形容针锋相对。

    3. 3、矛盾重重[ máo dùn chónɡ chónɡ  ]

      重重:层层。彼此间的冲突、意见很多。

    4. 4、磨盾之暇[ mó dùn zhī xiá  ]

      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5. 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yǐ zi zhī máo,gōng zi zhī dùn ]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与“盾”相同部首的组词

“盾”的同音字组词(dùn)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