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箭。
1.见"舍"。
1.即释菜。亦作"舍菜"。古代学子入学以苹蘩之属祭祀先圣先师叫舍采。舍﹐通"释"。
1.见"舍采"。
1.犹窝藏。
1.宿营;亦泛指临时住宿。语本《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1.言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 2.指草屋。 3.犹跋涉。
1.他人的房舍。 2.指邻舍﹑邻居。
1.在草野息宿。拔,通"茇"。
1.指设在墓旁的草屋。 2.小寺庙。
1.邻舍,邻居。 2.指所住屋舍相邻。 3.犹言家家户户。
1.谓俱藏入室。
1.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1.愿意付出,不吝惜。
谦称自己家的客气话:请有空来舍间坐坐。
1.旧时学校里指导学生生活﹑行为的人叫舍监。
佛教称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牟尼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如佛骨舍利与佛牙舍利等。相传释迦牟尼火葬后,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其中一枚佛牙舍利很早就传入中国,现供奉于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内。
谦称自己的亲属:舍亲有不当处请包涵。
1.古代庶子宿卫王宫的八处休沐之所。后借指皇帝近臣宫内住处。
1.谓宿止于草野间。 2.茅屋。
1.农家房舍。
房屋:田园、房舍整齐洁净。
1.方言。二少爷。
印度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三等级。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农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阶层,他们承担税负以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受压迫、被统治的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