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庸暗"。
1.庸下愚昧。亦用作自谦之词。
1.受雇充任杂役的人。
1.平庸鄙俗。
1.昏庸固执。
1.犹庸暗。 2.谓庸鄙悖理。
1.酬赏有功之人,使之心安。 2.亦作"保佣"。受雇用的仆役。
1.愚昧无能。
1.寒微平常;浅薄平庸。
1.谓选贤任用。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 2.酬报功劳。畴,通"酬"。
1.指帝王居处的大墙。
1.鄙陋无能。
长城重要关口。在北京市西北。建于两山夹峙的深谷中,形势险要,为北京通往内蒙古主要通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京包铁路经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指学识浅薄的人。
犹言出类拔萃。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同“庸中佼佼”。
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庸:平庸。指平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