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廉﹑谨慎﹑勤勉。《三国志.魏志.李通传》"以宠异焉"裴松之注引晋王隐《晋书》:"﹝李秉﹞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于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后用以为官箴。衙署公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
明代散文家。字道思,号南江,别号遵岩居士。晋江(今属福建)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河南参政。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有《遵岩先生集》。
1.周武王﹑成王时,肃慎氏来贡楛矢﹑石砮,因有"肃慎之矢"之称。后遂以为典实。
1.原指下棋时走错一步,导致整盘棋都输掉。比喻对关键性的问题处理失当,造成整个事情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