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鹅额部的肉瘤。泛指突起之物。
1.草名。附石而生,作蔓,叶似大豆,其根形似莱菔。可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鹅抱》。
1.用鹅毛制成的车絥。
1.山谷名。在浙江秦望山。
1.缓慢而斯文的步态。
1.草名。繁缕的别称。
1.野鹅。体大,故名。
1.亦作"斗鹅"。 2.使鹅相斗的博戏。
1.宋代的一种宰鹅祈禳之法。
1.亦作"鴐鹅"。 2.野鹅。
1.见"鴚?"。
1.草名。《管子.地员》﹕"觳土之次曰五凫。五凫之状﹐坚而不胳。其种陵稻﹐黑鹅﹑马夫。"尹知章注﹕"黑鹅﹑马夫﹐皆草名也。"一说为陵稻之属。见清王绍兰注。
1.指《黄庭经》,或谓《道德经》。王羲之曾写以换鹅,故称。
1.犹换鹅。
1.指在书法上深有造诣的人。
1.指王羲之的书法。
1.桂花。
1.像小鹅绒毛的浅黄色。 2.谓鹅黄酒。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比喻择其上乘精华。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以书写经文来换鹅。形容书法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