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白蚁。蚌﹐通"蜂"。
1.指船帆。风吹帆张﹐状如巨蚌﹐故称。
1.亦作"蜯蛤"。 2.蚌与蛤。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诗文中常混用以称蚌。
1.虫名。地鳖的别称。
1.蟹的一种。蚌﹐通"蜂"。
1.蚌内加入冰片﹑麝香等药物后肉化成的浆水。古代用以医治火烧﹑开水浇泼造成的创伤。
1.亦作"驳蚌"。 2.色彩斑驳的蚌蛤。
1.犹蚌蛤。
双壳纲,珠蚌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外形为椭圆或卵圆形。壳薄易碎。胶合部窄,无齿。雌雄异体。肉可供食用,或作饲料。有的能用来淡水育珠,如背角无齿蚌。
1.对有贤子者的誉称。
1.即蚌。因能产珠﹐故称。
1.亦作"螺蚄"。亦作"螺蜯"。 2.螺与蚌。亦泛指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明珠生于老蚌。比喻杰出的儿子生于出色的父亲。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两铁路交会处。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1947年设市。人口718万(1995年)。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龙子河、汤和墓等。1975年建有新淮河大桥。
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两铁路交会处。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1947年设市。人口718万(1995年)。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龙子河、汤和墓等。1975年建有新淮河大桥。